门前有老树,屋傍有流泉。
泉流不出村,渟泓作方园。
八九(bā jiǔ)的意思:指时间或事物的数量接近九成,接近完全。
百亩(bǎi mǔ)的意思:指面积很小,只有百亩的田地。形容贫穷、贫困。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不意(bù yì)的意思:意料之外,出乎意料
不愆(bù qiān)的意思:没有任何过失或错误。
不过(bù guò)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程度、条件、程度等不超过某个限度,不过分,只是,仅仅。
草绿(cǎo lǜ)的意思:形容植物或景色的颜色非常绿,非常鲜艳。
称量(chēng liáng)的意思:对事物进行评估、衡量,进行权衡取舍。
村落(cūn luò)的意思:指农村的聚居地,也用来形容偏僻、落后的地方。
大漠(dà mò)的意思:指辽阔的沙漠或草原上独立的烟尘,形容荒凉、寂寞的景象。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戈壁(gē bì)的意思:指边远贫瘠、荒凉的地方。
孤迥(gū jiǒng)的意思:形容孤独、寂寞、与众不同。
禾黍(hé shǔ)的意思:禾黍是指稻谷和黍谷,也泛指庄稼和粮食。
花红(huā hóng)的意思:指赏给妓女的钱财,也泛指给人家的红包。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迥殊(jiǒng shū)的意思:形容差别非常大,截然不同。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流泉(liú q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涌出,喻指文章或言辞流畅而有力。
茅栋(máo dòng)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
渺然(miǎo rán)的意思:形容景物或事物微小、稀少,无法触及或感知。
陌阡(mò qiān)的意思:陌生而遥远的道路
平川(píng chuān)的意思:形容地势平坦,没有起伏。
平畴(píng chóu)的意思:平坦的原野,广阔的平地。
驱车(qū chē)的意思:指乘车前往某地。
泉流(quán liú)的意思:形容泉水流动的样子。也比喻文采或才情流溢不断。
人烟(rén yān)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华的地方。
三五(sān wǔ)的意思:指数量为三或五,形容不多但足够。
砂砾(shā lì)的意思:砂砾是指小石子、沙粒等碎石,也用来比喻琐碎、微不足道的事物。
生一(shēng yī)的意思:指生命的开始或者创造的起点。
桃源(táo yuán)的意思: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或乌托邦,也用于形容人们过着宁静、幸福、自由自在的生活。
天生(tiān shēng)的意思:与生俱来,天赋的,本性的。
五家(wǔ jiā)的意思:指五个家庭或五个家族。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无际(wú jì)的意思:没有边界,没有尽头
野花(yě huā)的意思:指在野外生长的花朵,比喻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人或事物。
依然(yī rán)的意思:仍然如此,依旧不变
一掬(yī jū)的意思:一掬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数量极少或微不足道的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与生机并存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独特感悟。
首句“乱山去无际,砂砾为平川”,开篇即以壮阔的山峦和广袤的沙漠对比,营造出一种辽远而荒凉的氛围。接着,“渺然见村落,孤迥殊可怜”两句,诗人由远及近,描绘了远处隐约可见的村落,以及村落的孤独与凄凉,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屯众三五家,茅栋八九椽”描绘了村落的简陋与朴素,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与质朴。而“门前有老树,屋傍有流泉”则在荒凉中注入了一抹生机,老树与流水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泉流不出村,渟泓作方园”描述了泉水在村落中的流淌与汇聚,形成了一个方形的水池,既展示了自然之美的和谐,也暗示了村落的封闭与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
“平畴望可尽,禾黍亦陌阡”则转向对农田的描写,展现了广阔的田地与成熟的庄稼,象征着劳动与收获的美好。而“天生一掬水,灌此百亩里”则赞美了自然界的慷慨与生命的奇迹,即使是一滴水,也能滋养百亩土地。
“如从称量出,不过亦不愆”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敬畏与理解,强调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最后,“芳草绿满地,野花红欲燃”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绿草与红花相映成趣,充满了希望与活力。
“不意桃源境,落此戈壁天”将诗人所见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理想世界相联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对现实的荒凉与艰苦发出了感慨。
“驱车去未远,回首意再牵”表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不舍与留恋,即使离开,心中仍牵挂不已。
“依然入大漠,百里无人烟”则以更广阔的视角收尾,展现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探索与思考,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