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驰驱(chí qū)的意思:形容快速奔驰、迅速行动。
澹泊(dàn bó)的意思:指心境淡泊、不争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在。
废书(fèi shū)的意思:指没有价值、没有用处的书籍。
巾车(jīn chē)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样子、形态狼狈、不堪。
开水(kāi shuǐ)的意思:指烧开的水,也用来比喻事情已经做好或已经准备好。
慷慨(kāng kǎi)的意思:形容慷慨大方,乐于助人,不吝啬。
明发(míng fā)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十分明显,容易被人察觉到。
疏慵(shū yōng)的意思:指心情懒散,行动慢吞吞的状态。
水竹(shuǐ zhú)的意思:水竹是指竹子在水中生长,形容人的品性纯洁高尚,不受外界世俗的影响。
忘世(wàng shì)的意思:忘记尘世间的纷扰和烦恼,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王事(wáng shì)的意思:指国家政务,也泛指与国家有关的事务。
习气(xí qì)的意思:指长期养成的习惯、性格或行为方式。
消除(xiāo chú)的意思:消除指摆脱、除去或清除某种不利或不良的因素或状况。
幽栖(yōu qī)的意思:隐居、安静地居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实践,以及在隐居中寻求心灵平静的过程。首句“我亦幽栖好”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喜爱,接着“新开水竹居”点明了他选择在水边竹林中新建住所,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道心成澹泊”,说明诗人通过隐居生活,心灵逐渐趋于平和,远离尘世的喧嚣。“习气半消除”则表明他在努力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更纯粹的精神境界。
“慷慨能忘世”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事的豁达态度,即使在纷扰的世界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疏慵不废书”则体现了他对读书的热爱,即便在闲适的生活中也不放弃知识的追求。
最后,“驰驱有王事,明发又巾车”暗示了诗人虽然在隐居,但仍有公务在身,需要继续前行。这既是对现实生活的妥协,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责任的平衡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实现过程,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精神世界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冬日示杨季若梁天机
天河忽侧飞雹倾,丁丁屋瓦相敲鸣。
扑衣写下白玉粒,脚底踏碎真珠声。
官舍高屋苦濩落,此时不易孤客情。
颍侯恰寄玉泉酿,乳花甘滑琉璃清。
红糟淮白复脆美,佐之绿菘作吴羹。
纵谈往旧杂嘲戏,大笑觞倒金酒觥。
閒以罚令却寂默,四座睥睨如伏兵。
人生会合即为乐,况子归意凌青冥。
赤尾鲤鱼在泥滓,行见两翅穿鳞生。
跳身耸鬣望东海,苍崖枯涸埋层冰。
明年春风扫地起,一起万物皆光明。
初春欲为小饮先寄运使唐司勋运判张都官
人生长与赏心违,莫遣樽前笑语稀。
老去未羞花插帽,醉来不怕酒淋衣。
免听画鼓催朝去,且驻金鞍待月归。
休道东风犹早在,落梅已扑翠苔飞。
郑德言亲睹洛伽观音相遂依所见绘画朝夕严奉且求赞语敬题其旁
具足圆通性,一念本昭彻。
佛我与信心,是三无差别。
凡人未见圣,如渴以河说。
佛身忽现前,如水印秋月。
心精自开遮,见根匪优劣。
念中有大士,珠璎百宝结。
补陀洛伽相,在在犹日揭。
是名为正观,倒想作奇绝。
稽首圆通尊,兹念无起灭。
非相亦非念,不盈复不阙。
唯然观自在,无眼耳鼻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