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梧飘后愁堪赋,俄闻这番凄语。
恰经断回文,指寒停杼。
何当递与,惹鹤步挨来,呆儿痴女。
盆盒携归,逞馀音更苦。
不消(bù xiāo)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愁绪(chóu xù)的意思:指忧愁的心情和思绪。
灯影(dēng yǐng)的意思:指灯光映照下的影子,比喻短暂的存在或虚幻的事物。
高吟(gāo yín)的意思:高声吟诵诗文。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荒村(huāng cūn)的意思:指荒凉贫困的村庄或地方。
回文(huí wén)的意思:回文是指正着念和倒着念都一样的词语或句子。
唧唧(jī jī)的意思:形容小声细语或哭泣声音。
连阴(lián yīn)的意思:指连续多日阴天,没有晴朗的天气。
清莹(qīng yíng)的意思:清澈明亮,透彻明晰。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深怪(shēn guài)的意思:深奥莫测,难以理解或解释;深深地感到奇怪。
苔茵(tái yīn)的意思:指长满苔藓的地面,比喻官僚体制或机构内部的官僚主义、庸碌无能的现象。
无数(wú shù)的意思:非常多,数量极大。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这首《台城路·蟋蟀》由清代诗人曹鉴冰所作,以蟋蟀为题,描绘了秋夜中蟋蟀的鸣叫,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幽静的氛围。
“井梧飘后愁堪赋”,开篇即以秋风中的落叶引出愁绪,仿佛在预示着接下来将是一段充满哀愁的叙述。“俄闻这番凄语”则直接点明了蟋蟀的鸣叫,这一声声凄厉的呼唤,如同秋夜的低语,触动人心。
“接砌花根,连阴树底,那不消人魂处。”这里通过描述蟋蟀鸣叫的环境,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气氛。花根与树底,既是自然界的景象,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之处,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孤独。
“高吟低诉。恰经断回文,指寒停杼。”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蟋蟀的鸣叫声比作是“高吟低诉”,仿佛它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又像是在经过断续的回文诗句,充满了诗意和哀愁。
“灯影清莹,夜深怪尔撩愁绪。”在清冷的灯光下,夜深人静之时,蟋蟀的鸣叫显得格外刺耳,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绪。
“苔茵露浓过雨,似休还又杂,月下鸣杵。”这一段描绘了雨后的景象,露水沾湿了苔藓,月光下的杵声与蟋蟀的鸣叫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悲凉的画面。
“唧唧荒村,喓喓静馆,作出秋声无数。”荒村与静馆,分别代表了广阔与狭小的空间,蟋蟀的鸣叫在这两个地方回荡,仿佛是无尽的秋声,充满了孤独与寂寞。
“何当递与,惹鹤步挨来,呆儿痴女。”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和谐与温暖的渴望,希望有人能理解并感受到这份孤独与哀愁,无论是仙鹤还是孩童,都能成为心灵的慰藉。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天夜晚的寂静与凄美,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坐夏不出户,尘缘净于扫。
羽客苕溪来,访我无生道。
无生不可学,可学成缴扰。
有物天地先,冥冥还杳杳。
仙凡本一致,明悟当及早。
蹠蹻岂永年,颜冉未曾夭。
南薰破炎热,浓绿莺声老。
与子两忘言,尘寰即蓬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