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犹未免俗,志一谁能分。
《修禊后三日与仲退坐小斋煖雨初歇忽闻异香于是花事已罢春在尘土意其为草木畅茂有自然之香而卒莫诘其所从来明日仲退以心清闻妙香为韵作五诗奉次一噱·其三》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幻(biàn hu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无法预测或掌控。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尽法(jìn fǎ)的意思:尽力做到最好,竭尽全力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免俗(miǎn sú)的意思:摆脱俗套,不受常规束缚
上乘(shàng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的品质或水平达到了最好的程度。
世界(shì jiè)的意思:指在世界上无人能敌。
未免(wèi miǎn)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过于极端、不可避免或无法容忍。
无尽(wú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没有止境
异时(yì shí)的意思:不同时期;不同的时间。
真修(zhēn xiū)的意思:真实地修炼或修正自己的行为和品德。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佛法和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首句“异时参上乘,成种芸自薰”暗示了诗人对高深佛法的追求,如同种子在暗中生长,最终开花结果。接着,“茫茫世界中,变幻如浮云”表达了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感慨,如同天上的浮云,难以捉摸。
“岂知无尽法,真修不在闻”则揭示了真正的修行并非依赖于外在的知识或听闻,而是内在的领悟与实践。诗人自认尚未完全摆脱世俗的束缚,内心的纯净与外界的纷扰如何平衡,成为他思考的问题。“我犹未免俗,志一谁能分”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修养的自我反思,以及对达到内心纯净状态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然与佛法的深刻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探索与追求,以及在世俗与超脱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