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殿卿九日见怀·其一》
《答殿卿九日见怀·其一》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黄花独傍酒边开,过雁秋风吹台

直置沾裳听不得何须更自故乡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吹台(chuī tái)的意思:夸大、吹嘘自己的才能或成就。

更自(gēng zì)的意思:更加自由自在、更加放松自在。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乡来(xiāng lái)的意思:指人们从乡下来到城市或外地。

直置(zhí zhì)的意思:直接放置或摆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黄菊独立于酒边盛开,大雁南飞,秋风吹拂着吹台的景象。诗人通过“黄花”、“过雁”、“秋风”等意象,渲染出一种萧瑟而略带悲凉的氛围。"直置沾裳听不得"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时内心的触动与感伤,似乎在说即使衣裳被泪水打湿,也难以抑制心中的情感。"何须更自故乡来"则流露出一种对远离家乡的无奈和感慨,似乎在问自己为何非要回到那个充满回忆的地方。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景抒情,借自然之物表达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离乡背井的深深感慨。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偶题

壶中别景绝尘埃,不是山灵閟不开。

午夜月华冬夜雪,为无人向此时来。

(0)

港口渡

三月悲风瑟瑟寒,小船舟楫渡溪难。

日高待得过岸去,回首修篁千万竿。

(0)

书寺中所见四首·其四

闲里光阴最好,病多谈笑无多。

梦幻世间种种,楞枷卷里消磨。

(0)

踵息斋

物之有知者恃息,物之有息知为贼。

天长地久载元气,天地无心故无极。

君知一身谁主持,六尘缘影工伎儿。

发生变幻不暂止,令汝鼻息无停时。

喘呼呀呷生至死,去今已远何由归。

真人嗒然吾丧我,能使炎火为寒灰。

中空无宰气不使,内自升降如灵龟。

深之又深乃至踵,根深蒂固凝不动。

超然内外无死地,梨枣华实龙虎用。

真人示我尺素书,万卷丹经不劳诵。

他年绿发对铜狄,却视吾斋真作梦。

(0)

赠张嘉甫

浮舟大江里三千,归扫先陇清淮壖。

杜门古寺厌岑寂,梦寐清颍如家山。

汝阴昔谬称刺史,自愧何术苏恫瘝。

平生为吏甘贱拙,敢作蟊贼伤民田。

未忧怀砖击之去,乃欲筑室买一廛。

箪瓢三亩易办耳,寄声父老不汝干。

长淮清冬龙蜃蛰,放舟出郭天宇宽。

浮梁横前袅可缆,金塔却立俨莫攀。

髯张幼好此奇服,白璧刻佩鸣玦环。

抱持微学不忍弃,清明竹林遭削删。

三年江湖友魑魅,一日宝府观玙璠。

渐消鄙吝心自喜,追计存没涕亦潸。

寻山把酒岂易得,客路霰雪衣裘单。

尘埃可洗忧可豁,待君一酌玻璃泉。

(0)

衡门

衡门日晏晚鸡鸣,下舍人归半掩扃。

邑犬无声山郭静,暮天寒月拨云生。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