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暑蘋洲近,迎凉欲泛舟。
荣从宪府至,喜会夕郎游。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泛舟(fàn zhōu)的意思:指乘船在水面上自由行驶,泛指自由自在地行动。
汗漫(hàn màn)的意思:形容汗水流得很多,汗水浸湿衣物。
漫流(màn liú)的意思:指水流、河流等不受约束、自由流动的状态。
气夺(qì duó)的意思:形容气势盛大,令人感到压抑或无法抵挡。
前秋(qián qiū)的意思:指初秋或秋季初期。
三伏(sān fú)的意思:指夏季的三个“伏天”,即初伏、中伏和末伏。
宪府(xiàn fǔ)的意思:指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也可指政府机构。
月前(yuè qián)的意思:指时间在一个月之前,表示时间的久远。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夏日即将过去,秋风初至的景象。诗人在白蘋洲(白蒺藜洲)上,感受着即将到来的凉意,准备泛舟欢聚。"荣从宪府至"表明此次聚会是因公务完毕而得以实现的喜悦时刻。"气夺沧浪色"写出了夏日晚风的清新和水面的波光粼粼,"风欺汗漫流"则形象地描绘了秋风轻拂过脸庞,令汗水随之散去。
诗人通过"谁言三伏夜,独此月前秋"表达了一种对传统观念的反思,通常认为三伏(夏季最热的时候)是没有凉意可言的,但诗中却捕捉到了那一丝难得的秋意。这样的写法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力。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期待新秋到来的心情,以及对即将到来的凉爽气候的向往。语言简洁,意境清新,是一首颇具意趣的夏末怀秋之作。
乌回山下寺,闲抱一琴游。
客路黄花晚,江城寒露秋。
持书谁送酒,怀古独凭楼。
想尔西风里,绕篱吟未休。
问春为谁来、为谁去,匆匆太速。
流水落花,夕阳芳草,此恨年年相触。
细履名园,闲看嘉树,蔼翠阴成簇。
争知也被韶华,换却诗人鬓边绿。
小花深院静,旋引清尊,自歌新曲。
燕子不归来,风絮乱吹帘竹。
误文姬、凝望久,心事想劳频卜。
但门掩黄昏,数声啼鴂,又唤起、相思一掬。
冰条木叶。又横斜照水,一花初发。
素壁秋屏,招得芳魂,彷佛玉容明灭。
疏疏满地珊湖冷,全误却、扑花幽蝶。
甚美人、忽到窗前,镜里好春难折。
闲想孤山旧事,浸清漪、倒映千树残雪。
暗里东风,可惯无情,搅碎一帘香月。
轻妆谁写崔徽面,认隐约、烟绡重叠。
记梦回,纸帐残灯,瘦倚数枝清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