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
《即事》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闻道花门破,和亲却非

人怜汉公主生得渡河归。

秋思云髻腰支宝衣

群凶犹索战回首多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宝衣(bǎo yī)的意思:指华丽而珍贵的衣服或装饰品。

渡河(dù hé)的意思:渡河是指过河,也可引申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或突破障碍。

多违(duō wéi)的意思:违背多次

公主(gōng zhǔ)的意思:指皇帝的女儿或贵族的女子。

和亲(hé qīn)的意思:指两个国家或势力之间通过婚姻联姻来达成和平、友好的关系。

花门(huā mén)的意思:指妻子的家庭,也泛指妻子的家属。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亲事(qīn shì)的意思:指亲戚之间的事情,也用来形容亲戚之间的交往和往来。

秋思(qiū sì)的意思:秋天时的思念之情。

却非(què fēi)的意思:表示事实与常识相反,与过去的情况相反。

生得(shēng de)的意思:形容外貌或气质出众,天生具有某种特质或才能。

索战(suǒ zhàn)的意思:索战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主动出击,主动寻找战斗或争斗的机会。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腰支(yāo zhī)的意思:指支撑腰部的东西,比喻关键的支持或依靠。

云髻(yún jì)的意思:指女子高高盘起的髻发,比喻女子的美丽和高贵。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战争与离别之苦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时期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闻道花门破,和亲事却非。”开篇即设定了一种突发事件和意外变化的情境。"花门"可能指的是边塞城门或军营大门,"破"则意味着战乱爆发。"和亲"通常指代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但这里的"事却非"表明这种关系已经出现了问题。

“人怜汉公主,生得渡河归。”此处引入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汉公主,她可能是被迫或选择性地离开故土,回归自己的国家。"人怜"一词传达出人们对于她的同情和关心。

“秋思抛云髻,腰支胜宝衣。”这里通过对汉公主的服饰进行描写,展示了她高贵的身份,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的感伤之情。"秋思"常与愁绪、怀念联系在一起,而"抛云髻"和"腰支胜宝衣"则是对其装扮的细节刻画。

“群凶犹索战,回首意多违。”结尾两句中,“群凶”指的是那些好战之人,他们依旧在寻求战争。而"回首意多违"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和亲之事的反思与怀念,"意多违"暗示了无尽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几句诗通过对人物情感的刻画和自然景象的描绘,传递了一种战争带来的离别苦楚,以及对于失去和平与友好的深切惆怅。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梅花四首次渔洋山人韵·其三

疏林摇漾带垣衣,冰泮山塘节候非。

夜静寒多归鸟寂,酒阑梦醒解人稀。

三生真态劳相忆,一点酸心莫浪飞。

欲写生香难下笔,年来粉本久相违。

(0)

谢生幼陶鼎镕临行属画梅并集玄晖语为四绝句·其三

生烟纷漠漠,坐视阶前湿。

幽客滞江皋,夜夜空伫立。

(0)

梅花四首·其一

云傍溪烟宿,霜衔山月低。

林昏孤鹤梦,花发野禽啼。

和靖得佳处,实斋怀旧题。

春归留粉本,粉本亦凄迷。

(0)

画梅为章次公成之题四首·其二

为谁厌尘世,屏迹入荒林。

山月冻逾瘦,溪烟春转深。

清寒高士梦,静穆贵人心。

欲觅追陪者,茫茫不可寻。

(0)

梅花杂题十四首·其一

啾啾宿鸟过南枝,冻月春烟好护持。

都道试灯风色暖,酒痕昨夜上凝脂。

(0)

虔州即事四首·其四

漫与坡仙踵后尘,此邦揽胜往来频。

山中自古有明月,郭外至今无逸民。

榕倚荒祠空阅岁,兰寻绝巘远藏春。

穷经更向皇初溯,可有奇踪赣巨人。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