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蜡粘花蒂,烧檀暖麝油。
双眉谁与画,张敞自风流。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谩书(其二)》。它以回文和远调的意象开篇,展现出一种新颖而富有韵律的表达方式。"旧识回文谱,新谐远调讴"描绘了诗人对旧日技艺的熟悉和对新声调的追求,暗示着他对音乐艺术的独特理解和欣赏。
接下来的两句"望归朝对镜,合饮夜藏钩"则转而描绘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归家团聚的期待以及夜晚与亲朋共度欢乐时光的温馨画面。"融蜡粘花蒂,烧檀暖麝油"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生活的精致和情趣,蜡烛的温暖和檀香的香气交织,营造出宁静而舒适的氛围。
最后两句"双眉谁与画,张敞自风流"引用了张敞为妻子画眉的故事,以张敞的风流才华为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情感的向往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体现了周邦彦在日常生活中对艺术和情感的细腻描绘。
人生何必求名,身闲便是名高处。
卧云衣袂,何因自染,修涂尘土。
世路羊肠,人情狙赋,翻云覆雨。
把从前旧梦,倚阑重省,休更错、添笺注。
况是吾庐江上,也抵得、封侯千户。
高眠闲听,邻舟渔唱,倚阑农语。
休望当年,溪边俱载,隆中三顾。
怕群鸥微觉,见人欲起,背人飞去。
一百五日风雨急,斜飘细湿春郊衣。
梨花半残意思少,客子渐老寻游非。
戢戢车徒九门盛,寥寥烟火万家微。
今朝甘自居穷巷,无恨墦间得醉归。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紫鸾飞舞,又东华宴罢,归步凝碧。
缥缈天风吹送处,泠泠佩声清逸。
青童两两,争笑捻、琪花半折。
羽衣寒露香披,翠幢珠辂去云疾。
西真还又传帝敕。霞城检校,问学仙消息。
玉府高寒,有不老丹容,自然琼液。
人间尘梦,应误认、烟痕雾迹。
洞云依约开时,丹华飞素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