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且疑无颍川许,今兼信有襄阳庞。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江 伯 几 雪 矼 宋 /汪 炎 昶 杖 藜 下 人 空 谷 暝 ,仰 从 树 罅 窥 危 矼 。风 叶 吹 满 樵 客 径 ,大 泉 洒 到 幽 人 窗 。旧 且 疑 无 颍 川 许 ,今 兼 信 有 襄 阳 庞 。况 是 清 风 接 襟 袂 ,政 使 异 世 心 已 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襟袂(jīn mèi)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形容感情深厚、情意相投。
空谷(kōng gǔ)的意思:空谷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环境或场景的寂静、空旷和安静。
樵客(qiáo kè)的意思:指以砍伐木材为生的人,也比喻过着艰苦、贫困的生活。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世心(shì xīn)的意思:世界的心意,指世人的共同心愿或共同心思。
石泉(shí quán)的意思:指冷泉,比喻心地冷酷无情,不知恩义。
异世(yì shì)的意思:指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另一个世界。
已降(yǐ xiáng)的意思:表示敌人被击败、投降或被征服。
颍川(yǐng chuān)的意思:指辞章文采华美,极富诗意。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 翻译
- 拄着藜杖深入傍晚的山谷,抬头透过树缝窥视险峻的石桥。
风吹落叶铺满樵夫的小路,泉水从石头上滴落进隐士的窗棂。
过去怀疑这里没有颖川的贤人,现在也相信有像襄阳庞德公那样的高士。
更何况清风拂过衣襟,即使身处不同时代,心灵已臣服于这份宁静。
- 注释
- 杖藜:藜杖,古人常用来行走的竹制拐杖。
空谷:深谷,人迹罕至的地方。
树罅:树缝,指树木之间的缝隙。
危矼:危矼,形容石桥陡峭或险峻。
风叶:被风吹落的树叶。
樵客径:樵夫走的小路。
石泉:从石头上流下的泉水。
幽人窗:隐士的窗户。
襄阳庞:襄阳的庞德公,东汉隐士,与诸葛亮等有交往。
清风:清爽的风。
襟袂:衣襟和袖口,借指人的外在和内心。
异世:不同的时代。
心已降:心灵已经臣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独特的山野风光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哲理。
"杖藜下入空谷暝,仰从树罅窥危矼" 这两句写诗人的行动和所见,手持拐杖进入深山的幽谷之中,抬头透过树叶之间的缝隙,看向那些险峻陡峭的山石。这里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中的山水景物有着浓厚的情感,以及面对高远险要之处时内心的敬畏和渺小。
"风叶吹满樵客径,石泉洒到幽人窗" 这两句则是对环境声音与水流的描绘,秋风将落叶吹得满径,仿佛在为过往的行者铺就道路;山中的清泉潺潺,甚至洒到了隐居之人的窗前。这表达了一种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情境。
"旧且疑无颍川许,今兼信有襄阳庞" 这两句诗人提出了一个假设的问题——是否过去曾经怀疑过某些事物或理想的存在,现在则更加坚信它们的确实存在。颍川与襄阳可能象征着某种精神追求或者生命中的重要节点。
"况是清风接襟袂,政使异世心已降" 这两句中,“况是”表达了转折,“清风”象征着纯洁、自然的东西,“接襟袂”则是说这种清新之气已经触及到诗人的衣襟。后半句“政使异世心已降”,这里的“异世”可能指的是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心灵状态,“心已降”则表达了一种平静、降服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自然和精神追求的深刻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