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乐德敬甘肃儒学提举》
《送乐德敬甘肃儒学提举》全文
元 / 袁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磅礴坤舆帝图,手提文印化沮渠

旋宫更问《凉州》谱,尚右时通梵国书

枸杞夜号端入驿,蒲萄秋落易盈车。

飞沙斜日回首归雁相迎亦惘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磅礴(páng bó)的意思:形容气势浩大、威力雄厚的样子。

帝图(dì tú)的意思:指帝王的图谋、计划或目标。

归雁(guī yàn)的意思:归雁是指候鸟归巢的现象,比喻人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来的地方。

国书(guó shū)的意思:指国家之间的书信往来,也指国家的公文书信。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枸杞(gǒu qǐ)的意思:枸杞是一种中药材,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药食同源植物之一。在成语中,枸杞常用来形容人的心思狡诈、阴险狡猾。

沮渠(jǔ qú)的意思:指意志消沉,士气低落,丧失斗志。

坤舆(kūn yú)的意思:坤舆是指地球,也可以用来形容广大的土地和天下。

凉州(liáng zhōu)的意思:指人情淡薄、荒凉寂寞。

蒲萄(pú táo)的意思:形容人们因贪婪而争夺不休,或形容事物无法平均分享。

尚右(shàng yòu)的意思:尊重和崇尚权威、尊贵的人物或意见。

斜日(xié rì)的意思:夕阳斜照的时候,指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暗示事物已经到了结束或衰落的阶段。

旋宫(xuán gōng)的意思:旋转的宫殿。比喻权力更迭,政权更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甘肃儒学提举职位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远方旅途的关切。首联“磅礴坤舆总帝图,手提文印化沮渠”以磅礴的气势开篇,将友人提举儒学的重任比作掌管天下的大业,手提文印象征着传授知识、教化民众的使命,展现出对友人崇高职责的敬仰。

颔联“旋宫更问《凉州》谱,尚右时通梵国书”则通过询问凉州乐谱和与梵国通信的细节,展现了友人在新任职位上可能面临的文化融合与学术交流的任务,体现了对友人适应新环境、促进文化交流的期待。

颈联“枸杞夜号端入驿,蒲萄秋落易盈车”运用自然景象,形象地描绘了友人旅途中的情景。枸杞夜号可能是友人夜晚行路时的孤独与思考,而蒲萄秋落则暗示着收获与离别的双重情感,盈车则强调了旅途的繁忙与充实。

尾联“飞沙斜日频回首,归雁相迎亦惘如”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牵挂与不舍。飞沙斜日象征着友人行进中的艰难与漫长,频频回首则是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归雁相迎虽是美好的想象,却也透露出一丝迷茫与无奈,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未来旅程的深深忧虑与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新任职位的描绘、旅途情景的刻画以及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同时也蕴含了对友人肩负重任、开拓新领域的期许与祝福。

作者介绍

袁桷
朝代:元   字:伯长   号:清容居士   籍贯:庆元路鄞县   生辰:1266—1327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猜你喜欢

观竞渡和韵

壶公山下作端阳,素舸欢呼斗欲狂。

我亦临流同吊古,湘累骨冷已千霜。

(0)

登梅峰制干李公新祠

莆阳一水分南北,童稚能知制干名。

好义时从遗老说,临危深见古人情。

苍山英爽宜尸祝,白日冠裳有典刑。

松叶祠门伸一拜,长风飒飒起天声。

(0)

碧塘存稿题辞

隐君结屋秋山下,而我幸为邻舍翁。

放犊每从清晓出,分泉还许此溪通。

一箪粗粝丰年乐,遗俗淳庞太古风。

珍重南金投赠意,春馀定费几邮筒。

(0)

厓山怀古六首·其二

宋室逢厓事可知,燕台犹梦整天欹。

黄冠不到江南路,长使遗民叹黍离。

(0)

苍梧言归口号

十载行囊一素琴,寥寥天地几知音。

渊明已有归来赋,和靖初无禄养心。

北郭晚田堪白酒,东篱秋菊尽黄金。

扁舟一去随明月,回望苍梧空绿阴。

(0)

春兴八首·其一

燕京二月芳草新,天南嗟有未归人。

清泉白石入幽梦,紫燕黄鹂鸣好春。

三殿奔趋连日夕,九衢车马杂风尘。

栖迟凤沼浑何事,吟望渔舟独怆神。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