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除害马,祗舍留真铨。
愿君解明月,示我造劫前。
崇虚(chóng xū)的意思:指过分推崇虚幻、不切实际的事物或观念,不重实际。
害马(hài mǎ)的意思:害马是指对他人不怀好意或恶意陷害他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解明(jiě míng)的意思:揭示事物的真相或道理,使人明白。
了无(le wú)的意思:形容完全没有,一无所有
妙契(miào qì)的意思:指默契十分奇妙,配合默契无间的意思。
冥筌(míng quán)的意思:冥筌是一个古代的渔具,用来指代无法捕捉到鱼的情况。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人境(rén jìng)的意思:指人类的社会环境,也可以指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入人(rù rén)的意思:指被欺骗、受骗。
濯濯(zhuó zhuó)的意思:形容水流清澈、洗涤干净的样子。
微言(wēi yán)的意思:微小的言辞,指言辞短小而深刻。
无生(wú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出生或没有生命,也可指没有生活情趣或没有生气。
无取(wú qǔ)的意思:没有得到,没有获得
远迹(yuǎn jì)的意思:离开原地,远离故乡。
云萝(yún luó)的意思:形容云彩缭绕,如同蔓延的藤蔓。
真玄(zhēn xuán)的意思:真实而深奥的道理或事物。
众妙(zhòng miào)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奇妙、多样化,充满无限的智慧和巧妙之处。
诸天(zhū tiān)的意思:指各种天空、天堂、天国等。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称的作品,题为《自牧居士与玉壶道人古囊善复二师共结三生之社书来与余论老释二师遂用答之》。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观察空寂、超越世俗的理念,表达了对真理和虚无的领悟。他运用"微言"和"妙契"来形容佛教和道教的精妙教义,认为它们能扫除烦恼,引导人们达到超然的境界。诗人还提到在山林中静修,感受自然的空香和花雨,以此象征内心的清净。
诗人强调三缘(因缘)平等,万物皆由自然法则运行,主张心灵应无所执着,如同清莲般洁净。他以"襄城除害马,祗舍留真铨"比喻去除杂念,保留真实的自我。最后,诗人希望读者能理解并体验这种明净的心境,如同洞察宇宙的奥秘,回到造劫之前的智慧状态。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佛教和道教思想的深入理解和融合,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
北风日日霾江村,归梦正尔劳营魂。
忽闻梅蕊腊前破,楚客不爱兰佩昏。
寻幽旧识此堂古,曳杖偶集僧家园。
岚阴春物未全到,邂逅只有南枝温。
冷光自照眼色界,云艳未怯扶桑暾。
遥知云台溪上路,玉树十里藏山门。
自怜尘羁不得去,坐想佳处知难言。
但哦君诗慰岑寂,已似共倒花前樽。
端居惜春晚,庭树绿已深。
重门掩昼静,高馆正阴沈。
披衣步前除,悟物怀贞心。
澹泊方自适,好鸟鸣高林。
秋风淅沥鸣清商,秋草未死啼寒螀。
幽人幽人起晤叹,仰视河汉天中央。
河汉西流去不息,人生辛苦何终极。
苍山万叠云气深,去鍊形魂生羽翼。
好事高人重海棠,两株分植舫斋旁。
恰当燕子来时放,更向禅房深处芳。
道眼想应怜不俗,痴人何苦恨无香。
梅溪野叟曾经眼,欲觅一根栽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