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考中书谁似者,直从郭令到公身。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翠釜(cuì fǔ)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情况,也可形容风光旖旎。
帝城(dì chéng)的意思:帝王的都城,指帝王所居住的城市。
黄阁(huáng gé)的意思:指官员退职后隐居的地方,也泛指退隐之地。
考中(kǎo zhōng)的意思:指通过考试,被录取或晋升。
礼重(lǐ zhòng)的意思:礼貌和尊重是非常重要的。
南省(nán shěng)的意思:指不再受人瞩目,不再引起关注或重视。
农野(nóng yě)的意思:指农村的田野、农田。
气和(qì hé)的意思:和谐相处,没有矛盾或争执。
圣朝(shèng cháo)的意思:指盛世,尤指指一个国家或朝代的治理繁荣昌盛。
勋庸(xūn yōng)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行为虚伪而不真实。
野气(yě qì)的意思:指人的性格豪放、狂放不羁,不受拘束的气质。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银罂(yín yīng)的意思:指用银制成的酒器,比喻高贵珍贵的酒器。
玉堂(yù táng)的意思:指高贵、尊贵的地方或场所。
元臣(yuán chén)的意思:元臣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元”指代元朝,表示朝代的名称,“臣”指代朝廷的官员或臣子。整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元朝担任官职的臣子。
中书(zhōng shū)的意思:指被任命为官员的人,也指官吏。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严嵩所作的《奉次少师桂翁赐宴纪恩(其二)》。诗中描绘了明朝朝廷对元老重臣的尊崇与礼遇,以及在春雨之后京城花满的景象,展现了国家的繁荣与和谐。
首联“圣朝褒礼重元臣,南省衣冠庆此辰。”开篇即点明主题,赞美了明朝朝廷对元老重臣的重视与礼遇,同时南省的士绅们也在此时庆祝这一盛事,体现了社会的和谐与团结。
颔联“农野气和初得雨,帝城花满剩留春。”描绘了春雨初降,田野间空气清新,万物复苏的景象;而京城则花团锦簇,春意盎然,留下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春色。这两句通过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又寓意着国家的繁荣与昌盛。
颈联“玉堂黄阁勋庸盛,翠釜银罂赐泽新。”进一步描述了朝廷对功臣的表彰与恩赐。玉堂黄阁象征着朝廷的辉煌与荣耀,勋庸盛则表明功臣们的功绩卓著;翠釜银罂则是皇家赐予的珍贵器皿,象征着恩泽之深厚与新意。
尾联“历考中书谁似者,直从郭令到公身。”以历史为参照,表达了对当前朝廷礼遇元老重臣的赞赏之情,认为这样的做法在历史上极为罕见,从郭令(郭子仪)到公身(指当时的少师桂翁),这种尊崇与恩赐的连续性极为难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朝廷礼遇的赞颂,展现了明朝社会的和谐与繁荣,同时也表达了对功臣的崇高敬意和对朝廷礼制的肯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夜桂州宴送郑十九侍御
秋至触物愁,况当离别筵。
短歌销夜烛,繁绪遍高弦。
桂水舟始泛,兰堂榻讵悬。
一杯勾离阻,三载奉周旋。
鸦噪更漏飒,露濡风景鲜。
斯须不共此,且为更留连。
南徐春日怀古
六代骄奢地,三春物象繁。
灵湖通涨海,天堑隔中原。
晓渡高帆驶,阴风巨舰翻。
旌旗西日落,戈甲夏云屯。
豹变资陈武,龙飞拥晋元。
风流前事尽,文物旧仪存。
邪侮尝移润,忠贞几度冤。
兴亡山兀兀,今古水浑浑。
露滴蜂偷蕊,莺啼日到轩。
酒肠堆曲糵,诗思绕乾坤。
愁梦全无蝶,离忧每愧萱。
形骸劳大块,玉石任炎昆。
出处宁由己,升沈未足言。
且应中圣乐,坐起任昏昏。
送梓州周司功
御沟一相送,征马屡盘桓。
言笑方无日,离忧独未宽。
举杯聊劝酒,破涕暂为欢。
别后风清夜,思君蜀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