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灵关稳跨驴。」安节将去,为诵此句,因以为韵,作小诗十四首送之·其三》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灵关稳跨驴。」安节将去,为诵此句,因以为韵,作小诗十四首送之·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马]韵

上气暾江,雪晴光眩野。

记取到家时,锄耰吾正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锄耰(chú yōu)的意思:锄耰是一个古代农具,用于耕作。成语“锄耰”比喻辛勤劳动,努力耕耘。

到家(dào jiā)的意思:达到最高水平或程度,完全掌握

记取(jì qǔ)的意思:记住并牢记事物的内容。

晴光(qíng guāng)的意思:指阳光明媚的天气,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光明与美好。

上气(shàng qì)的意思:形容人在生气或激动时呼吸急促或上气不接下气。

雪晴(xuě qíng)的意思:形容天空晴朗,没有云彩的样子。

注释
日:太阳。
上:升起。
气暾:温暖的光芒。
江:江面。
雪:雪后。
晴:晴朗。
光:阳光。
眩:耀眼。
野:野外。
记取:记住。
到:到达。
家:家。
时:时候。
锄耰:锄头和耰(一种农具)。
吾:我。
正:正好。
把:握着。
翻译
太阳升起照亮江面,雪后天晴阳光耀眼。
记得回家的时候,我正握着农具锄头劳作。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个冬日暖阳下的雪后初晴景象,以及农事劳作的情形。

"日上气暾江,雪晴光眩野"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雪后初晴的画面。太阳升高,温煦的阳光照耀着大地,使得江水泛起波纹,同时也让雪后的世界充满了明亮与生机。这里,“气暾”形容暖和的气息,而“眩野”则是说雪后晴空中的阳光反射在积雪覆盖的大地上,形成了一片耀眼的景象。

"记取到家时,锄耰吾正把"两句,则转向农事劳作的场景。诗人似乎是在提醒自己或他人,到了家的时候要记得去拿起锄头(一种农具,用来翻土、除草等),表明这个时候是开始农忙的时刻。这不仅反映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劳动生活的亲近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日常劳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亲情、友情的情感寄托。同时,这也反映出苏轼在诗歌创作中常有的自然与人生哲理相结合的特点。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又用前韵寄林镇江

诗兴时来案牍边,故山风物自年年。

渌分一水桥南北,青拥群峰屋后前。

明月半窗空有梦,清风两腋竟何缘。

秪应独上金山寺,吟倚沧江万里天。

(0)

送萧户部

水衡之司天下七,算舟通楮时制同。

京师南来四千里,浒墅实当吴会中。

地官主事延平彦,鸾栖旧在吴江县。

政平如水起歌谣,今之歌谣乃重见。

司徒搉课岁有常,数或不经宁惠商。

太原周公有是语,至今传诵盈庙堂。

萧君不苛亦不纵,隐然名为司徒重。

江边野老阅人多,独汲山泉远相送。

(0)

醉石为王翁赋

湖上秋容淡如拭,有人时卧林间石。

石边有路通醉乡,梦邪真邪人不识。

人有托,物无情。石可醉,亦可醒,一声何处沧浪清。

(0)

次南沙宿惠山寺

才阁南沙榻,乘閒我又来。

为谁山有月,从此径无苔。

霜怯千年树,云低百尺台。

题名忘岁月,岩畔桂初开。

(0)

经元世祖庙次王应韶韵

断碑閒倚庙门斜,往事伤心付一嗟。

春草长沙仍牧马,晚风疏树偶栖鸦。

角端虚忆传神语,劈正何从纪梦华。

谁向渎山陈酒海,飞尘如雨乱闻蛙。

(0)

严长老归宝积寺

黄芦宝积寺,创自镜禅师。

佛殿已百岁,僧房今六支。

洞庭山入牖,笠泽水通池。

他日吾将到,来题壁上诗。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