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薜萝(bì luó)的意思:指藤本植物的一种,比喻人或事物的形象美丽而娇嫩。
步虚(bù xū)的意思:形容人的行动虚浮不实际。
楚水(chǔ shuǐ)的意思:楚水指的是楚国的水,用来比喻清澈透明的水。
初平(chū píng)的意思:初平指的是刚刚平定,刚刚安定下来。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道士(dào shì)的意思:指道教的修行者、信奉道教的人。
福地(fú dì)的意思:福地是指有福气的地方,也可以指福气深厚的人。
经过(jīng guò)的意思:经历、经验、经过某个地方或经过某个事件。
礼斗(lǐ dòu)的意思:礼节上的争斗或争夺。
年春(nián chūn)的意思:指新年的春天,也用来比喻新的开始或希望。
松影(sōng yǐng)的意思:松树的影子,比喻长期在某个地方待着的人。
相传(xiāng chuán)的意思:据传说;根据传统
岩房(yán fáng)的意思:指坚固的房子或建筑物。
遥忆(yáo yì)的意思:远远地回忆,怀念过去的事物或人。
一宿(yī xiǔ)的意思:指一晚上、一夜的时间。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道士鹅(dào shì é)的意思:指人们过于相信神仙道士或迷信,而忽视了实际问题的现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鹅羊山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首句“福地相传楚水阿”,点出鹅羊山作为福地的传说背景,楚水阿则暗示着历史的深远与文化的积淀。接着,“三年春色两经过”一句,以时间的流逝衬托出鹅羊山四季更迭的自然之美。
“羊亡但有初平石,书罢惟笼道士鹅”两句,通过“羊亡”与“初平石”的对比,以及“书罢”与“道士鹅”的关联,展现了山中岁月的静好与道家文化的痕迹。初平石可能象征着历史的见证,而道士鹅则可能是山中修行者生活的一部分,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
“礼斗坛空松影静,步虚台迥月明多”描绘了鹅羊山夜晚的宁静景象,斗坛与步虚台是道教仪式的场所,空寂的松影与皎洁的月光,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里不仅体现了自然之美的宁静,也反映了诗人对精神世界追求的向往。
最后,“岩房一宿犹缘薄,遥忆开云住薜萝”表达了诗人短暂驻足后的感慨,岩房一宿虽短,却难以忘怀。诗人遥想在云雾缭绕之中,隐居于薜萝之间的生活,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鹅羊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宁静、超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文化交融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