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研朱同看易,先生肯往此中无。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峡 塾 讲 中 庸 第 二 章 宋 /高 公 泗 滔 滔 逝 者 若 斯 夫 ,不 有 耆 儒 孰 共 扶 。昭 揭 五 条 皆 达 首 ,由 来 一 本 不 殊 途 。圣 经 奥 义 难 穷 尽 ,老 笔 名 言 妙 写 模 。我 欲 研 硃 同 看 易 ,先 生 肯 往 此 中 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奥义(ào yì)的意思:指深奥的道理、精妙的方法或高深的学问。
笔名(bǐ míng)的意思:指作家或艺术家用来代替真实姓名的虚构名字。
不有(bù yǒu)的意思:没有,没有存在或拥有某种东西
不殊(bù shū)的意思:没有区别,没有差异
达道(dá dào)的意思:指达到了道德境界或人生境地的高度,具备了高尚的品德和行为。
老笔(lǎo bǐ)的意思:指已经年老,但依然有很高的文才和写作能力的人。
名言(míng yán)的意思:指具有深刻道理或智慧的话语或格言。
穷尽(qióng jìn)的意思:用尽所有的力量或资源,达到极限。
若斯(ruò sī)的意思:表示事物或情况非常相似或相近。
圣经(shèng jīng)的意思:指具有极高权威和价值的书籍或文件,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具有指导意义的事物。
耆儒(qí rú)的意思:指年老有学问的儒者,也用来形容年纪大而有学问的人。
殊途(shū tú)的意思:指不同的人或事物采取了不同的道路或方法。
滔滔(tāo tāo)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声势磅礴,也用来形容言辞或文章的气势磅礴、连绵不绝。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一本(yī běn)的意思:形容人言行严肃、庄重,不带任何玩笑或轻率的态度。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昭揭(zhāo jiē)的意思:揭露真相,公开显露。
- 翻译
- 江水滚滚流逝啊就像这样,如果没有年长的学者谁能共同扶持。
公开阐明的五常之道都是通达的大道,自古以来都遵循着相同的路径。
《圣经》的深奥道理难以穷尽,前辈的智慧言论巧妙地描绘出来。
我想要和你一起研读红色朱砂笔标注的《易经》,先生你愿意一同参与吗?
- 注释
- 滔滔:形容水流不断。
逝者:指流逝的时间或事物。
斯夫:代指江水。
耆儒:年长的学者。
孰:谁。
昭揭:明显揭示。
五条:指仁、义、礼、智、信等五常之道。
达道:普遍适用的道理。
一本:一个根本原则。
殊途:不同的途径。
圣经:这里可能指的是儒家经典或其他重要典籍。
奥义:深奥的道理。
穷尽:完全理解。
妙写模:巧妙地表达。
研朱:用朱砂笔研究或标注。
看易:阅读《易经》。
肯往:愿意前往参与。
此中:这里,指研读过程。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公泗的《峡塾讲中庸第二章》,主要表达了对儒家经典的尊崇和对学术传承的渴望。首句“滔滔逝者若斯夫”以江水比喻时光流逝,强调时间的无情;“不有耆儒孰共扶”则表达了对年长有学识的学者的敬仰,认为他们对于引导后人理解儒家经典至关重要。
接下来,“昭揭五条皆达道”指的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强调其普遍适用性,无论何种途径都能通向真理。“由来一本不殊途”进一步说明了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诗人接着提到“圣经奥义难穷尽”,这里的“圣经”可能指儒家经典,如《易经》等,表达对其中深奥道理的探索无止境。
最后两句“我欲研朱同看易,先生肯往此中无”表达了诗人自己愿意深入研究这些经典,并邀请先生一同探讨,显示出对学术交流的热情和对知识传承的期待。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儒家教育和学术传承的重视,以及个人求知若渴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孺子台吟
去年醉与东湖别,欲上衡湘泛秋月。
君家留我却邅回,怅望还成阻修阔。
西山缥缈翠屏开,复忆滕王倒玉杯。
经过始识洪崖井,调笑重登孺子台。
台前呼酒折荷花,水净烟明散落霞。
举杯失笑君何在,望断行云空咄嗟。
故人别后还愁绪,此都不是余留处。
兴来目送海边鸿,归心挂在闽溪树。
路逢估客有情人,因得题诗一寄君。
大鹏正展图南翼,空有相思隔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