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乘兴(chéng xìng)的意思:抓住机会,趁着兴头做某事。
持钵(chí bō)的意思:指持着盛水的钵,比喻担任重要职务或负有重大责任。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对境(duì jìng)的意思: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或境况。
梵语(fàn yǔ)的意思:指印度的宗教语言梵文,也泛指印度的古代语言。
郊原(jiāo yuán)的意思:指郊外的原野,比喻远离尘嚣,环境幽静。
龙吟(lóng yín)的意思:龙吟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声音高亢、激昂,如龙吟之声。
暮砧(mù zhēn)的意思:暮砧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日落时敲打的砧杵声。也用来比喻尾声或末尾的时刻。
凄风(qī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哀怨。
乞巧(qǐ qiǎo)的意思:指女子在七夕节这天向织女乞求巧巧手,以增加自己的巧艺。
遣寄(qiǎn jì)的意思:指遣送或寄送。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天浮(tiān fú)的意思:指人无根基,行动轻浮,没有坚实的立场和原则。
乡音(xiāng yīn)的意思:乡音指的是乡村的口音或方言。
萧瑟(xiāo sè)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景象荒凉。
雨气(yǔ qì)的意思:指雨过天晴,暴雨过后天空放晴,比喻困难过后,事情顺利解决,希望出现。
乞巧楼(qǐ qiǎo lóu)的意思:指女子在七夕节这天向织女乞求巧妙的手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僧人在法林中持钵听龙吟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悲凉的氛围。首联“法林持钵听龙吟,萧瑟凄风送暮砧”以自然景象衬托僧人的内心世界,龙吟与凄风、暮砧交织,构成了一幅深沉的画面。颔联“对境肯教忘梵语,逢人曾遣寄乡音”表达了僧人虽身处异境,但不忘本心,即使遇见他人也常寄托思乡之情,体现了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颈联“天浮海虹秋声动,云掩郊原雨气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深邃,海虹与秋声、雨气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细腻的意境。尾联“乞巧楼前新月好,待君乘兴共登临”则转为对未来的期待与邀请,乞巧楼前的新月象征着美好与希望,诗人期待与友人一同登楼赏月,共享这份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僧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以及对自然、对家乡、对未来生活的深切向往,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和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程敬叔教谕赴建平
尔之王父东诸侯,朱门行马高修修。
严君家学又继美,年少乡书推上游。
我生苦晚百无益,犹及步趋陈太丘。
飘零不死见三世,尔复预此能言流。
风神清羸谈炙毂,生理萧条书汗牛。
今年别我忽远役,天马放靶难停留。
问渠何官县博士,横山之西江东陬。
此邦固是吴楚会,风淳土朴衣冠稠。
亦闻岩谷多古迹,最喜道途稀使驺。
公堂讲罢看山坐,香鼎茶铛相劝酬。
热官千骑岂不好,白日公庭愁督邮。
饮水茹药善自爱,岁晚相期钓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