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崔法曹建溪闻猿》
《和崔法曹建溪闻猿》全文
唐 / 戴叔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曾向巫山峡里行,羁猿一叫一回惊。

闻道建溪肠欲断,的知断著第三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uīcáojiànwényuán
táng / dàishūlún

céngxiàngshānxiáxíngyuánjiàohuíjīng

wéndàojiànchángduàndezhīduànzhùsānshē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的知(de zhī)的意思:不知道该怎么办或该做什么

第三(dì sān)的意思:指介入他人感情或婚姻关系的第三个人,也泛指干涉他人事务的外来者。

建溪(jiàn xī)的意思:建筑水利工程。也指修建堤坝、河道等水利设施。

里行(lǐ xíng)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内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

三声(s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高低起伏,有节奏感的阴平、阳平、上声。

山峡(shān xiá)的意思:指两座高山之间的狭窄峡谷或河流,也比喻两个人之间的隔阂。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巫山(wū shān)的意思:指事情已经发生或已经达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一回(yī huí)的意思:一次,一次性

第三声(dì s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调是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外的第三个声调,也泛指其他与前述四个声调不同的声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巫山峡里行走时,听到羁猿的叫声而感到惊讶。接着,诗人提到建溪的地方,听说那里肠断声中,更是知道这种声音在第三声时达到顶点。这段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动物叫声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和敏锐的观察力。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是一次情感与自然美景的交流。

从艺术表现上看,诗中运用了“羁猿一叫一回惊”这样的句子,生动地描绘出了猿啼声中的野性和吓人的效果。接着,“闻道建溪肠欲断”的表述,则更进一步渲染出声音的美妙与震撼人心的力量。而“的知断著第三声”则是对这种声音深度把握,展示了诗人对于艺术细节的追求和感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体验,还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审美享受。

作者介绍
戴叔伦

戴叔伦
朝代:唐   字:幼公(一作次公)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生辰:732—789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

从弟至二首·其二

失喜还疑梦,灯前认未真。

流离二十载,惨淡一孤身。

思子心如割,伤亲泪满巾。

春秋虚祭扫,风木恨难伸。

(0)

秋怀

叶染深秋变早枫,轻云如黛月如弓。

闲情??非关酒,倦骨支离不耐风。

鱼悔尾赪思溟北,豕夸头白笑辽东。

分明袖手看残弈,一角争差劫未终。

(0)

上韩慕庐学士

门分洛蜀路多岐,中立如公总不移。

进退每关天下事,襟期独有圣明知。

后堂长蓄公田酿,外国争求《贺雨》诗。

莫漫抒辞颂功德,即论风雅亦吾师。

(0)

静夜吟

霜林月逾白,满径横藻荇。

万籁总无声,大地此时静。

心迹两寂寞,尘杂不须屏。

檐前星已稀,池畔鹤初警。

独往亦独回,自顾形神影。

(0)

闻笛有忆

江月光盈江水深,江干忽听老龙吟。

谁将清夜桓伊笛,吹入山阳向秀心。

回乐峰头胡地管,洞庭波上楚人砧。

天涯一种秋声急,雪满江南孤客簪。

(0)

送吴冠五至历城

白云缥缈唱骊歌,朔雁迎帆渡大河。

自昔吴公天下少,至今名士济南多。

探奇莫负劳山约,观礼应先阙里过。

齐鲁当年战友在,烦君问讯近如何。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