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壁垒(bì lěi)的意思:指阻碍或障碍,比喻限制或阻挠事物发展的因素。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将帅(jiāng shuài)的意思:将帅是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中具有统治地位的人。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老臣(lǎo chén)的意思:指老年人或资历深厚的官员,也可指长期为国家效力的忠诚臣子。
遣使(qiǎn shǐ)的意思:派遣使者或代表去执行某项任务或传达某个意图。
视草(shì cǎo)的意思:对待事物漫不经心、不重视。
四郊(sì jiāo)的意思:指城市周围的郊区。
屯兵(tún bīng)的意思:指军队驻扎在某地,准备战斗。
烟尘(yān chén)的意思:指烟雾和尘土,也比喻战争、纷争等带来的烟尘扰乱的景象。
沾巾(zhān jīn)的意思:指被牵连或染上不好的事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中国的广阔景象。"烽火连齐鲁,干戈接陇秦"展现了烽火狼烟遍布山东和陕西地区,战争的气息弥漫着整个地域,显示出战事的严重性和范围之广。"四郊多壁垒,万里半烟尘"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规模,城池四周筑起防御工事,连绵数千里都被战争的烟尘笼罩。
诗人接着写到"将帅屯兵久,君王遣使频",反映出将领们长期驻扎在前线,而君王也频繁派遣使者传达命令或关注战况,体现出朝廷对战事的密切关注。最后,"老臣叨视草,进罢益沾巾"表达了老臣(可能指诗人自己)在起草奏章后,想到国家局势,不禁泪流满面,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无奈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凝练的语言,展现了战乱时期的动荡与朝廷的忧虑,体现了元代张翥对于时局的关注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