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平樵路出,潮落海山高。
《句》全文
- 注释
- 烧:焚烧后的。
平樵路:樵夫砍柴的小路。
出:走出。
潮落:潮水退去。
海山:海边的山。
高:显得高。
行人:行走的人。
折:折断。
柳:柳树。
和:与。
轻絮:柳絮。
飞燕:飞翔的燕子。
衔:叼着。
泥:泥土。
带:带着。
落花:凋落的花朵。
- 翻译
- 沿着烧焦的樵夫小路走出来,潮水退去后海山显得更高峻。
行走的人摘下柳条编成帽,燕子嘴里叼着泥巴带着落花飞翔。
-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春日出游景象的诗句。开篇"烧平樵路出,潮落海山高",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展示了春天大地回暖后的生机与美丽。"烧平"暗示着春风的温暖和万物复苏,而"樵路"则是古人行走的野径,这里被描绘成春日暖阳下的宁静小道。接着,"潮落海山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潮水退去后,远处的海与山显得格外巍峨。
下一句"行人折柳和轻絮,飞燕衔泥带落花"则描绘了游人在春天的愉悦情景。"行人"指的是漫步的人们,他们在路上会不自觉地折下柳枝,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亲昵,也反映出人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而"和轻絮"则通过柔软的材料来比喻春日的温暖。紧接着,"飞燕衔泥带落花"生动地描绘了燕子衔着泥土在空中穿梭,同时也带来了春天花朵的芳香与美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陈荣绪同倚钟楼晚望别後明日见寄之作
天外僧伽塔,斜辉极照临。
恁栏随处好,残雪向来深。
青草无风浪,枯松半死心。
衡阳有回雁,他日更传音。
次韵答马中玉三首
雨入纱窗风簸船,菊花过後早梅前。
锦江春色熏人醉,也到壶中小隐天。
次韵公秉子由十六夜忆清虚
九陌无尘夜际天,两都风物各依然。
车驰马逐灯方闹,地静人闲月自妍。
佛馆醉谈怀旧岁,斋宫诗思锁今年。
但闻公子微行去,门外骅骝立绣鞯。
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之灵椿台
固蔕深根且一邱,少时尝恐斧斤求。
何人比拟明堂柱,几岁经营江汉洲。
终以不才名四海,果然无祸阅千秋。
空山万籁月明底,安得闲眼石枕头。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