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危(ān wēi)的意思:指人的生命安危,安全与危险。
表里(biǎo lǐ)的意思:指外表和内心不一致。
不止(bù zhǐ)的意思:不仅仅;不止于此
非是(fēi shì)的意思:不是;并非
经书(jīng shū)的意思:指经典书籍,也可指重要的教材或学术著作。
可作(kě zuò)的意思:能够胜任某种职务或角色,有才能或本领。
孔子(kǒng zǐ)的意思: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这个成语指的是尊敬孔子和他的思想,也用来形容有学问、有道德的人。
明治(míng zhì)的意思:明亮而有治理的时代
庖羲(páo xī)的意思:庖羲指古代传说中的神农氏和炊事的创始人,也用来比喻厨师或炊事员。
前言(qián yán)的意思:指说话或写文章时,前后两句话之间没有逻辑关系,没有衔接。
三才(sān cái)的意思:指智慧、才能和品德三者的完美结合。
始终(shǐ zhōng)的意思:一直,始终如一
史籍(shǐ jí)的意思:历史的记载和文献资料。
万世(wàn shì)的意思:永远、万世长存
往行(wǎng xíng)的意思:指向前走,往前行进。
吟诗(yín shī)的意思:吟咏诗词。
治乱(zhì luàn)的意思:指有能力或方法来治理乱象,使秩序恢复正常。
- 注释
- 尧夫: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非是:并非只是。
吟诗:写诗。
畜时:积累和运用。
史籍:历史记载。
治乱:社会的安定与动乱。
经书:经典书籍。
安危:世间的安全与危险。
庖羲: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之一,象征自然法则。
三才主:天地人的主宰。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家。
万世师:永远的老师。
前言与往行:过去的言论和行为。
- 翻译
- 欧阳修并非只是爱好写诗,写诗对他来说是积累和运用的过程。
他通过历史记载洞察社会的治乱,从经典书籍中理解世间安危。
伏羲可以作为天地人三才的主宰,孔子应当被尊为万代的导师。
他的言行不仅限于过去的言论和行为,欧阳修并非只是爱好写诗。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首尾吟》其九十七,邵雍以诗表达了他的哲学思想和个人志向。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诗人并非单纯喜好诗歌创作,而是借诗来传达深意。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强调诗作为历史和经书的补充,能够揭示社会的治乱兴衰以及生活的安危之道,如伏羲和孔子的智慧象征性地体现在诗中,他们分别是自然、人类和社会的主宰,孔子更是万世师表。
诗人通过吟诗,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文学才华,更借此传达了对历史、道德和智慧的深刻理解。最后再次强调,他的诗歌并非仅为吟咏,而是承载着更为深远的寓意。整首诗体现了邵雍诗学与哲学的融合,以及他通过诗歌传递人生哲理的意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杨次公侍讲得古印于洪井其文云东海开国次翁之子德润以赠徐伯远伯远有诗次韵
王谢风流本自长,天教洪井发珍藏。
定知东海新金斗,可继文安旧印章。
龟去岂无江上恋,鹊来今得石中黄。
传家已作他年兆,莫把功名付锦囊。
次韵道卿县楼观雨之集
楼下江声杂雨声,断云初掩断霞明。
吹残恶热凉生面,泻作奔流绿绕城。
扰扰惊禽栖不定,娟娟缺月坐来生。
遥知举白酬丰岁,醉里凭栏句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