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何孟门之会同·其一》
《送何孟门之会同·其一》全文
明 / 岑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蓟北长为客,天南远征

三春涨海一叶佗城

亲友情怀重,琴书结束轻。

频年霜鬓改,都向路傍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傍生(bàng shēng)的意思:指不正当的方式获取财富或地位。

结束(jié shù)的意思:在作品或事物的最后关键部分做出精彩点睛的修饰或补充,使其更加完美。

频年(pín nián)的意思:频繁地、屡次地、连年地

琴书(qín shū)的意思:

◎ 琴书 qínshū
[story-telling,mainly in song,with musical accompaniment] 一种在扬琴伴奏下说唱故事的曲艺形式
柳州琴书

亲友(qīn yǒu)的意思:亲人和朋友

情怀(qíng huái)的意思:指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感情体验和情绪态度。

三春(sā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三个月,比喻事物兴盛的时候。

霜鬓(shuāng bìn)的意思:指人的头发因年老而变白,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人的衰老。

天南(tiān nán)的意思:指南方,南方。

佗城(tuó chéng)的意思:指破败不堪的城市,形容破败、荒凉的景象。

一叶(yī y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变化或转折。

友情(yǒu qíng)的意思:

◎ 友情 yǒuqíng
[amity;friendship] 友谊
诚挚的友情

远征(yuǎn zhēng)的意思:指军队或个人为了征服较远的地区而进行的战争行动。

涨海(zhǎng hǎi)的意思:形容水势汹涌,波浪翻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远离家乡,频繁奔波的艰辛与情感的复杂。首联“蓟北长为客,天南又远征”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长期漂泊在外,从北至南,行踪不定的生活状态。颔联“三春浮涨海,一叶背佗城”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春天的海水比作浮动的海面,主人公如同一片小舟,背离了熟悉的佗城,隐喻着离别与孤独。颈联“亲友情怀重,琴书结束轻”则表达了对亲情友情的深厚依恋,即便是在行囊简陋的情况下,这些情感依然被珍视。尾联“频年霜鬓改,都向路旁生”以岁月的痕迹——白发的增多,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沧桑,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在旅途中不断面对的挑战与变化。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场景构建,展现了主人公在外漂泊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远方的向往,也有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在旅途中对亲情友情的深切怀念。语言质朴而富有感染力,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反映游子思乡之情的佳作。

作者介绍

岑徵
朝代:明

岑徵(一六二七—一六九九),字金纪,号霍山。南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年二十遭鼎革,弃诸生,隐西樵。沧桑事定,乃入粤西,泛三湘,走金陵,复北游燕赵间,所至多凭吊寄怀之作。性方介,不受人怜,人亦罕怜之者。所与为友者,惟高僧、野人及二三知己。坎壈以终。著有《选选楼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一有传。
猜你喜欢

补史十忠诗·其五前左丞相江文忠公万里弟

匡庐云锦屏,鸿儒产其下。

风神俨如龙,夭矫莫可驾。

卷怀经济具,婆娑洛中社。

怪事玉床摇,清昼天忽夜。

突骑从何来,阴风飘屋瓦。

大臣义有死,欲避吾不暇。

庭前环止水,万事付一舍。

从容友灵均,朝野动悲吒。

悯章极哀荣,汗简谁记者?

倘有南熏书,季方足堪亚。

(0)

江城子.和子昂题水仙花卷

云涛白凤贺瑶池。仗葳蕤。路芳菲。

十月温汤,赐浴卸罗衣。

半点檀心天一笑,琼奴弱,玉环肥。

风流谁合婿金闺。露将晞。雪争晖。

贝阙珠宫,环佩月中归。

误杀洛滨狂子建,情脉脉,恨依依。

(0)

隋物尚馀双鼎在,唐人犹有八诗传。

(0)

满江红.避暑

午转槐阴,正炎暑、侵肌似醉。

问何处、披襟散发,解衣扬袂。

傍沼茅亭杨柳绿,倚崖草阁梧桐翠。

唤玉人、纤手掬清泉,生凉意。开枕簟,浮瓜芰。

琼液浅,歌喉细。对文禽雪鹭,助成幽致。

十顷碧莲潇洒国,万竿修竹清凉世。

算此时、情绪有谁同,吾侬自。

(0)

赋祝次仲八景·其二江天暮雪

云痴天四合,密雪洒石矼。

野渡灭行迹,岸沙横孤艭。

谁怜鹤发翁,披蓑钓寒江。

(0)

寄谢叔通宗兄题耕隐诗韵

云陇躬耕新雨足,东阡南陌水奫沦。

市朝轩绂秋多事,鹿豕渔樵欣与邻。

我欲为谋三亩地,君能来共一犁春。

蚤知世路风波险,俛首无令愧野人。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