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也苕苕。卜尽金钱倍寂寥。
- 鉴赏
这首《采桑子·夜坐》由清代女诗人张玉珍所作,描绘了一幅深夜独坐、思绪万千的画面。
“半帘淡月筛疏影”,开篇以月光为背景,半开的窗帘让月色透过,洒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朦胧的氛围。这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夜晚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思绪巧妙结合,暗示了诗人独自一人面对月色时的孤独感。
“坐到深宵。闷到深宵。”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状态,深夜的长坐,伴随着深深的忧愁和寂寞。时间的流逝似乎与诗人的思绪同步,越坐越深,越坐越闷,这种情感的累积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沉重。
“烧尽闲窗烛几条。”这里的“闲窗烛”象征着诗人消磨时光的方式,通过燃烧蜡烛来打发时间,但即便如此,时间的流逝也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随着烛光的逐渐燃尽,时间的流逝更加明显,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孤独和无奈的情绪。
“燕山近日音书断,路也苕苕。梦也苕苕。”燕山,这里可能是指远离家乡的地方,音书断绝意味着与外界的联系被切断,道路遥远,连梦中都无法触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外界隔绝的痛苦,无论是现实还是梦境都无法获得慰藉。
“卜尽金钱倍寂寥。”卜尽金钱,可能是指诗人试图通过占卜来寻求解脱或答案,但最终却只能面对更大的寂寥。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尝试各种方法来摆脱孤独和困惑,但最终却发现这些努力都徒劳无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抒情,展现了诗人深夜独坐时的孤独、忧愁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刻,充分体现了张玉珍作为清代女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岁月徂迁未有归止寓迹江汉怀抱索然时维杪秋凄其絺绤偶有所述用简同志
杪秋气方肃,寒风动凉户。
羁人未授衣,适体宁捐故。
云开汉皋路,目送征鸿度。
山容欲受寒,园芳已漙露。
故交夕零落,新知偶惬素。
时资盍簪益,聊以慰迟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