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暗香(àn xiāng)的意思:指不张扬却能散发出迷人香气的美好事物或个人。
巴人(bā rén)的意思:指心胸狭窄,小心眼的人。
别馆(bié guǎn)的意思:指别人的住所或工作场所。也指别人的家或别人的住所。
步步(bù bù)的意思:逐步,一步一步地进行或发展。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柴桑(chái sāng)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艰苦的地方。
处士(chǔ shì)的意思:指隐居山林或僻静之地的士人,也指追求清净、远离尘嚣的人。
丛祠(cóng cí)的意思:指世居一处的祠堂,也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事物。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丰肉(fēng ròu)的意思:形容人体胖而且健康,肉多而结实。
个中(gè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中的一部分或其中的一种情况。
和吟(hé yín)的意思:和睦地一起吟诗或唱歌
合璧(hé bì)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结合在一起,互相补充,形成完美的整体。
即景(jí jǐng)的意思:即刻看到的景象。
健笔(jiàn bǐ)的意思:指文章写得好,文笔流畅。
良史(liáng shǐ)的意思:指历史上有德行、有功绩的人的美名。
免俗(miǎn sú)的意思:摆脱俗套,不受常规束缚
墨妙(mò miào)的意思:形容文笔或书法极其优美、精妙。
日观(rì guān)的意思:观察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神合(shén hé)的意思:形容意见或行动完全一致,默契配合。
实录(shí lù)的意思:真实记录事实的文字或影像。
诗神(shī shén)的意思:指诗歌创作能力极高的人,也指对诗词有极高的鉴赏力的人。
水绿(shuǐ lǜ)的意思:形容水的颜色透明而清澈。
斯人(sī rén)的意思:指某人的品德、才华、风范等超出常人,令人敬佩和仰慕。
松竹(sōng zhú)的意思:指松树和竹子,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操守。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未免(wèi miǎn)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过于极端、不可避免或无法容忍。
无不(wú bù)的意思:没有不,表示全部都。
西湖(xī hú)的意思:西湖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著名湖泊,因其美丽的风景而被称为“人间天堂”。西湖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令人心醉的环境。
下风(xià fēng)的意思:处于劣势,不占上风。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雄浑(xióng hún)的意思:形容气势雄壮,声音浑厚有力。
遥遥(yáo yáo)的意思:非常远。
中人(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事物中具有一定地位、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拜下风(bài xià fēng)的意思:指在技艺、才能等方面被对手完全压倒或超过,自愧不如。
个中人(gè 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种事物中居于中心位置的人,也可指在某种情况或环境中具有独特地位或角色的人。
- 鉴赏
此诗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题林逋诗帖真迹用卷中苏轼书和靖林处士诗后韵》。诗中描绘了对林逋(和靖)诗作的赞赏之情,以及对其诗风的深刻理解。
首句“好春重至西湖曲”点明地点为西湖,春回大地之时,诗人再次来到这里,感受着春天的气息。接下来“不爱山青与水绿”,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审美取向,更偏爱于林逋诗中的意境而非眼前的山水景色。
“所爱别馆近林家,步步远尘树树玉”进一步描绘了林逋诗中的场景,别馆近邻林家,每一步都远离尘嚣,仿佛置身于一片纯净的玉树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设云处士今在否,我知斯人未免俗”则表达了对林逋人格的赞美,即便是在诗中,也难以完全摆脱世俗的束缚,但其精神境界却超越了常人。
“新得先生遗墨妙,日观不厌继以烛”赞扬了林逋诗作的艺术价值,即使在阅读时需要借助烛光,也依然无法满足对诗作的欣赏与品味。
“五诗神合暗香句,清峭雄浑无不足”是对林逋诗作风格的高度评价,认为其诗如暗香一般,既清且峭,雄浑而不失细腻。
“宜令东坡拜下风,健笔藏筋讵丰肉”将林逋与苏轼相比较,认为林逋的诗作在艺术上超越了苏轼,其诗笔力刚健,内涵丰富,不浮夸。
“马迁死后良史无,峰色湖光皆实录”以历史上的伟大史学家司马迁为例,表达了对林逋诗作真实记录自然景观的赞赏。
“即景合璧咏双绝,和吟岂谢巴人曲”指出林逋诗作不仅能够独立成篇,还能与其他作品相得益彰,其艺术成就堪比古代巴人的音乐。
“两贤同得社而祭,往往丛祠倚松竹”提到林逋与苏轼两位诗人的作品常常被一同祭祀,他们的作品如同丛祠旁的松竹,长存不衰。
最后,“所惜潜亦个中人,遥遥祗享柴桑菊”表达了对林逋诗作中所蕴含的隐逸情怀的共鸣,同时也惋惜自己未能完全融入这种生活状态,只能通过诗作来遥遥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林逋诗作的赞美,展现了对古典文学的深厚情感和深刻理解,同时也体现了乾隆皇帝作为文人皇帝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