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后突厥三台·其一》
《后突厥三台·其一》全文
元 / 耶律铸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齐]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陈云(chén yún)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变化如云翻滚般迅速和多变。

鼓鼙(gǔ pí)的意思:指鼓声和鼓点,形容喧闹热闹的景象。

惊雷(jīng léi)的意思:形容声音巨大、令人惊讶的事件或消息。

雷殷(léi yǐn)的意思:形容雷声巨大,声音响亮。

四野(sì yě)的意思:

[释义]
(名)广阔的原野(就四周展望说)。
[构成]
偏正式:四(野
[例句]
四野的秋色很迷人。(作定语)

渭桥(wèi qiáo)的意思:指人们对过去的事情或人物怀念和追忆。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引还(yǐn hái)的意思:引还是一个多义词,可以表示引导归还、引导回归、引导返还等含义。

约定(yuē dìng)的意思:事先商定的规定或协议

云骑(yún qí)的意思:指骑在云上飞行,形容非常高远、不可企及的境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边塞景象。首句"陈云寒压渭桥低",以云层低垂、压在渭桥之上,暗示了天气的阴沉和战事的紧张气氛。"四野惊雷殷鼓鼙"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氛围,用惊雷和密集的战鼓声,形象地表现出战斗的激烈和震撼力。

接下来的两句"约定引还云骑去,一时争喷北风嘶",则转而描绘了战争中的动态。"约定引还"暗示了军队有序撤退,"云骑"可能指的是骑兵,他们策马疾驰,与北风相呼应,马匹的嘶鸣声在风中回荡,展现了撤退时的紧迫与壮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战争场面,展现了元代诗人耶律铸对于边塞战争的独特视角和深沉的情感。诗中既有紧张的战斗气氛,又有撤退时的悲壮,体现了古代边塞诗常见的豪迈与苍凉并存的风格。

作者介绍

耶律铸
朝代:元

耶律铸(1221—1285年),字成仲, 元初大臣。耶律楚材子,其母为汉人苏氏。1244年耶律楚材死后,他任中书省事,上疏历代德政合于时宜者八十一章。1258年,随蒙哥伐蜀。次年蒙哥死于军中,他护送蒙哥灵柩到和林,时遇汗位争夺战,选择站在忽必烈一边。1261年(世祖中统二年)为中书省左丞相。1264年(世祖至元元年)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后去山东任职,应诏监修国史,并多次出任中书左丞相。1283年(世祖至元二十年)因罪免职。著有《双溪醉隐集》。
猜你喜欢

偈颂二十四首·其十七

奸峭互陈,对面千里。

有人寄僧过夏,南山大开东閤,彼此出家儿。

(0)

夏至日祀阏伯于开元宫前三日省中斋宿·其三

朝罢归来政事堂,衣冠牣宇鹜成行。

须臾排马还私第,一片閒庭锁夕阳。

(0)

为痴绝和尚赞初祖达磨并马大师画象·其二

金鸡毒,一粒粟,未踏杀人,已先跌足。

一十八滩兮障回死水,八十四人兮淹浸弗死。

洪都兮泐潭,宗风兮肆凌厉。

一波动兮万波起,派兮支兮滔滔者皆是。

更无一个识玄旨,只有归宗较些子。

捡点将来,玄沙道底。

(0)

布袋赞·其四

鱼乾拈起走长街,道是天宫带得来。

铁奉化人顽似铁,阿师咍了更谁咍。

(0)

颂古二十一首·其二

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

是玉也大奇,只恐不是玉。

(0)

砥堂

寸地了无凹凸处,不容刬削岂容耕。

从生至死如周道,凡圣从教一路行。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