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雨复止》
《小雨复止》全文
明 / 郑龙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小雨公然止,车薪水一杯

已经三伏尽,更得几时来。

鹊尾摇晴树,萤光上湿苔。

终宵仍不寐,倾耳听残雷。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公然(gōng rán)的意思:公然指的是公开、明目张胆地做某事,不加掩饰或隐瞒。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倾耳(qīng ěr)的意思:倾听、专心听取

鹊尾(què wěi)的意思:形容物体或事物的末端像鹊尾一样尖锐或修长。

三伏(sān fú)的意思:指夏季的三个“伏天”,即初伏、中伏和末伏。

小雨(xiǎo yǔ)的意思:指小而细的雨。

薪水(xīn shuǐ)的意思:指工资、收入。

已经(yǐ jīng)的意思:表示某个动作或状态已经完成或到达了某个时间点。

一杯(yī bēi)的意思:一杯通常指一杯酒,也可指一杯茶或其他饮料。在成语中,一杯表示一种情感或状态。

萤光(yíng guāng)的意思:形容微弱的光亮。

终宵(zhōng xiāo)的意思:整夜,彻夜不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宁静景象,诗人细腻地捕捉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首句“小雨公然止”,以“公然”二字,生动地展现了雨水突然停止的情景,仿佛雨水也懂得适时而止,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接着,“车薪水一杯”,通过生活化的场景,将雨水与日常用品联系起来,既体现了雨水的珍贵,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悟。

“已经三伏尽,更得几时来。”这两句承上启下,既是对雨季结束的感慨,也是对未来雨水的期待。三伏天的结束意味着炎热季节的过去,但同时也让人思考何时能再次享受雨水带来的清凉与滋润。

“鹊尾摇晴树,萤光上湿苔。”这两句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鹊尾在晴朗的树梢轻轻摇曳,萤火虫在湿润的苔藓上闪烁着微光,动静结合,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和谐宁静的画面。

“终宵仍不寐,倾耳听残雷。”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夜不能寐的心情,他静静地倾听残余雷声,或许是在回味一天的经历,或是对未来有所期待。这种对自然声音的倾听,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受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介绍

郑龙采
朝代:明

猜你喜欢

盂兰竹枝词·其十一

金钱縻费万千偿,何不存留备救荒。

生渡方为真普度,舍人渡鬼总茫茫。

(0)

鸡笼积雪

雪压重关冷,江天俨一新。

乍疑冰世界,顿改玉精神。

瘠壤皆生色,空山不染尘。

寒光如可借,书幌历冬春。

(0)

病起邀书楸村给谏蒋师垣上舍同过海粟轩观剧即次见怀原韵

寥泬晴空海外天,清斋兰菊共幽妍。

身辞故国输秋燕,病入西风感暮蝉。

对酒那知蛮曲误,逢场肯厌烛花偏。

黄茆屋底宵如岁,愿废先生半枕眠。

(0)

积雨书怀

吹浪鲸鱼匝地雷,门扃碧水藓花堆。

情缘一雨分忧喜,信隔重溟罢往来。

虫韵入窗秋烛冷,漏痕侵枕古墙颓。

披襟中夜听残溜,小篆铜炉自拨灰。

(0)

曹仁宪谨荣寿七言截句·其一

洛邑阴阳和气充,地灵人杰古今同。

名区旧有耆英会,八十翁偕七十翁。

(0)

埔里社

台东山势如连鳌,溟郣气大喷云涛。

包孕隐现不可测,突兀时露脽与尻。

长风一扫净寥廓,苍峭百摺屏风高。

恍移庐阜坠蛮徼,奇秀未可轻訾謷。

悬厓绝磴孰能傍,生番趫捷追猿猱。

平时杀戮代耕作,强弓毒矢争先操。

岂惟人迹不敢入,赤豹骇遁玄熊嘷。

安知中央大如砺,沃野顷莫开平皋。

天荒地老未开辟,土乳泫泫流春膏。

迩来汉奸颇深入,争营瓯脱围?簩。

南山虽锢犹有鄛,利在彼肯遗秋毫。

决渠荷锸昼画井,腰镰秷秷芟蓬蒿。

野犍千头竞跳掷,驯伏渐可加笼绦。

人生有性物有性,物犹就扰人何逃。

胡为巧诱复豪夺,密箐昼夜长号咷。

况闻风俗亦不恶,嗜好服食同吾曹。

龙梭作镊织锦罽,鹅管书字传红毛。

留客囤居若图画,待姑嚼米成香醪。

鞦韆游戏树阴底,嘴琴鼻箫声囋嘈。

谁能抚摩适厥性,淳质正可资薰陶。

屯田计口授之食,角材团练收其豪。

倚天争奉■布约,诅酒共饮留犁挠。

力役群趋听鼛鼓,积粟高廪堆连廒。

卑枝鸟巢俯窥■,开户犬足眠生□。

武陵仙乡在人世,青溪夹岸栽红桃。

花开洞口春水发,相寻我欲拿鱼鱽。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