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麦连村好,池秧得雨频。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风(bì fēng)的意思:躲避风雨,避免危险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连村(lián cūn)的意思:连续的村庄,形容地理位置相近的村落。
明公(míng gōng)的意思:明公指的是公正无私、明察事理的官员或者人士。
飘泊(piāo bó)的意思:指没有固定住所或职业,四处流浪的状态。
三江(sān jiāng)的意思:指长江、黄河和黑龙江,代表我国最大的三条河流。也用来形容地理位置重要、水系繁盛的地区。
上相(shàng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举止有一种高贵、端庄的气质。
深求(shēn qiú)的意思:深入追求、努力追求。
行春(xí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到来时,行走在田野间,欣赏春天的景色。
用武(yòng wǔ)的意思:指运用兵器或武力进行战斗,也可以指运用各种手段、方法以达到某种目的。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思熟虑的宰相和一位关爱百姓的地方官员形象。"上相深求治"表达了对宰相致力于国家治理的敬意,而"明公独爱民"则强调了地方官员谢雪坡太守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接下来的诗句"三江不用武,两郡且行春"暗示了和平时期,通过施行仁政让百姓享受宁静与复苏,如同春天的到来。
"陇麦连村好,池秧得雨频"进一步描绘了丰收在望的田园景象,麦田连片,稻秧在雨水的滋润下生长旺盛。最后两句"数州飘泊者,来此避风尘"揭示了诗人对于那些因战乱或困苦而流离失所的人们,这里成为了他们寻求安宁的避风港。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官员们的明智决策和对民生的关注,同时也展现了元代社会相对安定的一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