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汝遗橄榄》
《玉汝遗橄榄》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南国青青果,涉冬知始摘。

虽咀涩难任,竟当甘莫敌。

来从万里外,或以苦口掷。

所投同木瓜,欲报无琼璧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ǎnlǎn
sòng / méiyáochén

nánguóqīngqīngguǒshèdōngzhīshǐzhāi

suīzuǐnánrènjìngdānggān

láicóngwànwàihuòkǒuzhì

suǒtóutóngguābàoqió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苦口(kǔ kǒu)的意思:指艰苦的劳动或辛辣的言辞。

里外(lǐ wài)的意思:指内外两个方面,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

木瓜(mù guā)的意思:指人的脑袋或头颅。

难任(nán rèn)的意思:难以承担某项任务或责任。

南国(ná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南方地区,也可用来形容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青果(qīng guǒ)的意思:青果指的是未成熟或刚刚成熟的水果,也可以比喻未经修炼或尚未成熟的人才或事物。

琼璧(qióng bì)的意思:指珍贵的宝石或玉器。也用来形容珍贵、美好的事物。

涩难(sè nán)的意思:形容事物艰难困苦,不顺利。

翻译
南方的青青果实,寒冬时节才开始采摘。
虽然味道苦涩难以承受,但无人能比它的甘甜更胜。
这些果实来自遥远的地方,或许带着苦涩的初衷。
如同赠送木瓜一般,它们被投入其中,但回报的却是无价之宝。
注释
南国:指南方地区。
涉冬:经历寒冬。
摘:采摘。
咀涩:苦涩的味道。
甘:甘甜。
万里外:遥远的地方。
苦口:苦涩的。
木瓜:古代常见的礼物象征友情。
琼璧:比喻珍贵的回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玉汝遗橄榄》,通过对南国橄榄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赠送橄榄的感激之情。首句“南国青青果”点出橄榄的产地和色泽,接着“涉冬知始摘”暗示橄榄采摘不易,需经历寒冬时节。橄榄的味道在诗中被形容为“虽咀涩难任”,但诗人认为其甘美无比,无人能及,用“竟当甘莫敌”来强调其独特的滋味。

橄榄来自万里之外,友人可能因路途遥远而只能以苦涩之物相赠,但这苦涩背后寓含着深厚的友情。诗人以“所投同木瓜,欲报无琼璧”作结,将橄榄比喻为木瓜,表达自己无法以同等珍贵的礼物回报,只能以心相待,遗憾之中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橄榄这一物象,传递了诗人对友情的真挚情感和对馈赠者的深深感激。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苏幕遮

水生金,阴魄绕。火长青龙,魂向肝中卯。

三七数中无太少。相从相随,直到泥丸脑。

火频添,功夫妙。解使长生,颜貌常无老。

能斗邪魔并外道。教我逍遥,立得神仙号。

(0)

望蓬莱

全真妙,无我亦无人。

无作无为绝视听,谦和柔弱没疏亲。寂寞守清贫。

玄玄处,得得好良因。

一点无生真自在,湛然常寂本来真。功满列仙宾。

(0)

神光灿.赠赵先生

赵仙入道,猛烈投玄,割除顿悟浮华。

对境修持,不若火长莲花。

予今诚言少付,遇戈矛、宽纳教他。

若有病,便庵中如死,也莫还家。

常效如斯坚志,管圣贤暗里,照鉴无差。

火灭烟消,灵腑自吐黄芽。

无私性停命住,意心清、玉结丹砂。

功行满,赴蓬莱鹤引,彩仗云霞。

(0)

如梦令

物外遨游落魄。步步清凉云脚。

闲里弄虚空,别有蓬莱期约。这着。这着。

细细人情除削。

(0)

柳梢青

过了清明。江□郭外,云淡烟轻。

几家台沼,萍芜自绿、残柳还青。何人楼外吹笙。

彷佛□、梨园旧声。唤起闲愁,暗思往事,老去忘情。

(0)

浪淘沙令

潇洒水云乡。乐事难忘。凤书无奈又相将。

绕屋江梅犹未白,简上飞霜。小住正何妨。

院院秋香。今朝何处按伊凉。

一曲一杯千万意,地久天长。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