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底(bǐ dǐ)的意思:指文章或书信中最后的部分,也指心中最深处的思考或感受。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发物(fā wù)的意思:指引发人物的特点或行为,可以看出其内在的本质和品质。
飞影(fēi yǐng)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速度快。
高作(gāo zuò)的意思:指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杰出作品或人才。
屐齿(jī chǐ)的意思:形容走路时脚步轻盈,如屐齿般声音微小。
岭头(lǐng tóu)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或山脉的起点。
帽檐(mào yán)的意思:帽檐指帽子的边缘部分,比喻事物的边缘或者范围。
青草(qīng cǎo)的意思:指年轻人或者未经世事的人。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僧家(sēng jiā)的意思:指僧人、寺庙或与僧人有关的事物。
物华(wù huá)的意思:指物品华丽繁盛,形容事物美丽繁荣的样子。
五色(wǔ sè)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样,闪烁夺目。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阴那山的壮丽景色与诗人登临的感受。首句“兀兀峰凌五色霞”以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山峰直插云霄,与五彩斑斓的云霞相接的壮观景象。接着,“峦林郁处稳僧家”则转而描绘了山林深处,一片郁郁葱葱,静谧祥和的僧舍场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
“雁从绝巘迷飞影,豹伏深隈发物华”两句,通过雁影与豹踪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幽深与生机。雁群在绝壁之上飞翔,留下迷离的影子,而豹则隐匿于密林深处,不经意间透露出自然界的丰富与活力。
“苔滑应嫌屐齿折,风吹犹恐帽檐斜”则是对登山过程中的细腻观察,通过“苔滑”、“屐齿折”、“风吹”、“帽檐斜”等细节,形象地表现了登山的艰难与乐趣,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与尊重。
最后,“登高作赋何人事,青草岭头笔底花”两句,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更深层次的思考。他不仅是在描述山景,更是在探讨登高赋诗的意义。诗人在青草覆盖的山岭上,以笔触描绘出心中的花朵,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与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在自然中寻找灵感与自我超越的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