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阴那山》
《登阴那山》全文
明 / 饶立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兀兀峰凌五色霞,峦林郁处稳僧家

雁从绝巘迷飞影,豹伏深隈发物华。

苔滑应嫌屐齿折,风吹犹恐帽檐斜。

登高作赋何人事青草岭头笔底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笔底(bǐ dǐ)的意思:指文章或书信中最后的部分,也指心中最深处的思考或感受。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发物(fā wù)的意思:指引发人物的特点或行为,可以看出其内在的本质和品质。

飞影(fēi yǐng)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速度快。

高作(gāo zuò)的意思:指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杰出作品或人才。

屐齿(jī chǐ)的意思:形容走路时脚步轻盈,如屐齿般声音微小。

岭头(lǐng tóu)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或山脉的起点。

帽檐(mào yán)的意思:帽檐指帽子的边缘部分,比喻事物的边缘或者范围。

青草(qīng cǎo)的意思:指年轻人或者未经世事的人。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僧家(sēng jiā)的意思:指僧人、寺庙或与僧人有关的事物。

物华(wù huá)的意思:指物品华丽繁盛,形容事物美丽繁荣的样子。

五色(wǔ sè)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样,闪烁夺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阴那山的壮丽景色与诗人登临的感受。首句“兀兀峰凌五色霞”以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山峰直插云霄,与五彩斑斓的云霞相接的壮观景象。接着,“峦林郁处稳僧家”则转而描绘了山林深处,一片郁郁葱葱,静谧祥和的僧舍场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

“雁从绝巘迷飞影,豹伏深隈发物华”两句,通过雁影与豹踪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幽深与生机。雁群在绝壁之上飞翔,留下迷离的影子,而豹则隐匿于密林深处,不经意间透露出自然界的丰富与活力。

“苔滑应嫌屐齿折,风吹犹恐帽檐斜”则是对登山过程中的细腻观察,通过“苔滑”、“屐齿折”、“风吹”、“帽檐斜”等细节,形象地表现了登山的艰难与乐趣,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与尊重。

最后,“登高作赋何人事,青草岭头笔底花”两句,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更深层次的思考。他不仅是在描述山景,更是在探讨登高赋诗的意义。诗人在青草覆盖的山岭上,以笔触描绘出心中的花朵,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与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在自然中寻找灵感与自我超越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饶立定
朝代:明

饶立定,程乡人。明思宗崇祯五年(一六三二)贡生,官澄迈训导。事见清光绪《嘉应州志》卷二〇。
猜你喜欢

普贤寺

香阁影波心,丛云万木深。

月明清梵夜,遥应海潮音。

(0)

射亭

飞雨花前疾,鸣骹风外闻。

当场谁破敌,王粲始从军。

(0)

登海宝寺望侍御唐池南别业因赠

横紫烟光凝上方,人家宛在水中央。

一重一掩肺脯地,某水某丘游钓乡。

忆我频年枉书札,与君连日醉壶觞。

诗瓢不似山人瘦,大雅堂高接盛唐。

(0)

送冯行健守兴化

东方千骑别程催,南浦双鱼几日回。

秋向炎州随雁去,春行露冕见花开。

中朝奏疏匡时略,穷海歌谣作郡才。

上计即看蒙上赏,仙游元自接仙台。

(0)

赠郭云屏阃帅

将军出镇向西川,万里从龙下日边。

雪岭云开瞻突兀,锦江风定泛漪涟。

世家旧说金台事,乐府新传宝剑篇。

旌节花明营柳细,徵还扈跸侍甘泉。

(0)

送彭幸庵尚书致仕·其二

忆昔西征歌采薇,雪山万里驻骖騑。

总戎全蜀风云阵,纪绩成周日月旂。

诸葛蔓菁遗壁垒,陶潜松菊旧柴扉。

前贤出处真相似,雅志如公两不违。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