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穷抢海观,惟见颓阳俯。
窗然入钟界,拨雾迎寒杵。
哀乐(āi yuè)的意思:指悲伤和欢乐,通常用于形容人的情感起伏、喜怒哀乐等。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不学(bù xué)的意思:不愿意学习或不肯学习。
冲风(chōng fēng)的意思:迎着风冲刺,形容勇往直前,毫不畏惧。
春游(chūn yóu)的意思:春天时节外出游玩。
顶名(dǐng míng)的意思:指名列前茅,排在第一位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寒杵(hán chǔ)的意思:形容冷得像冬天的寒冷。
含霜(hán shuāng)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中,物体表面结霜,也比喻事物受到冷遇或遭受冷眼相待。
洪声(hóng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很大,如雷鸣般的声音。
湖山(hú shān)的意思:湖山是指湖泊和山脉,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观。
激荡(jī dàng)的意思:形容气势磅礴、激情澎湃,引发强烈的震动或波动。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绝顶(jué dǐng)的意思:达到极限或巅峰的状态。
廊庑(láng wǔ)的意思:指宽敞明亮的廊子和宫殿、庙宇中的宫殿。
乐情(lè qíng)的意思:形容非常高兴喜悦的情感。
灵隐(líng yǐn)的意思:指山水幽静、景色秀美。
扪萝(mén luó)的意思:触摸葡萄藤,意指触摸事物的表面而不深入了解其真相。
泉流(quán liú)的意思:形容泉水流动的样子。也比喻文采或才情流溢不断。
山光(shān guāng)的意思:山光指的是山上的光线,比喻景色优美、光明照人。
生平(shēng píng)的意思: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的整个过程
韬光(tāo guāng)的意思:韬光意指隐藏才能、避免显露自己的才华或实力。
颓阳(tuí yáng)的意思:指太阳西斜,天色渐晚,意味着事物开始衰败或衰落的状态。
吞吐(tūn tǔ)的意思:指吞咽、咀嚼、消化食物的过程。也可比喻处理事情的能力、处理信息的速度等。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迎寒(yíng hán)的意思:迎接寒冷的季节或环境,表示积极应对困难或逆境,勇敢面对挑战。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幽境(yōu jìng)的意思:指偏僻、幽静的地方,也可以指险要的地方。
足数(zú shù)的意思:足够的数量或程度
不足数(bù zú shù)的意思:不足数是指数量不够,不足以构成完整的数目。
此诗描绘了诗人探访韬光寺的所见所感,以山水为背景,抒发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个人情感的寄托。
首句“同在山光中,奇峰不足数”开篇即点出诗人与奇峰共处的自然环境,暗示了山色之美。接着“绝顶名韬光,万象待吞吐”进一步描绘了山顶的壮丽景象,仿佛万物都在等待被这绝顶所包容与展现。
“我从灵隐来,幽境出廊庑”则透露了诗人从另一个著名景点灵隐寺而来,踏入了更为幽静的境地。通过“剖竹引泉流,扪萝接虫语”两句,诗人细腻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场景,竹林中的泉水潺潺,藤蔓间传来虫鸣,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含霜众壑阴,冲风一雁举”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了季节的变化,霜降使得山谷笼罩在一片阴凉之中,而一只大雁在风中高飞,象征着自由与坚韧。接下来“欲穷抢海观,惟见颓阳俯”表达了诗人想要探索更远的美景,但只能看到夕阳低垂,寓意着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窗然入钟界,拨雾迎寒杵”描绘了寺庙内的景象,钟声悠扬,寒风中有人敲击木杵,增添了禅意与肃穆之感。最后“洪声起何世,激荡成今古”将自然之声与历史相联结,暗示了时间的永恒与自然的伟力。
“生平哀乐情,聊借湖山补”表达了诗人将个人的情感寄托于山水之间,寻求心灵的慰藉。而“不学春游人,纷纷论晴雨”则与前文形成对比,提醒读者不应只关注表面的风景变化,而应深入体会自然与内心的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