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垂泪(chuí lèi)的意思:流泪、哭泣
帝廷(dì tíng)的意思:指帝王的庭院,也用来比喻权势显赫的地方。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见说(jiàn shuō)的意思:指被人传颂或议论,形容某人的名声或事迹广为人知。
开明(kāi míng)的意思:指思想进步,心胸广阔,能够接受新观念和新事物。
两宫(liǎng gōng)的意思:指古代帝王的后宫,也用来比喻权力中心。
明诏(míng zhào)的意思:指皇帝的诏书明确而明确地宣布了政策或决定。
逆知(nì zhī)的意思:逆向的智慧或知识
岂止(qǐ zhǐ)的意思:不只是,远不止
穷愁(qióng chóu)的意思:形容极度贫穷和忧愁。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坦途(tǎn tú)的意思:指道路平坦,前途无阻。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万国(wàn guó)的意思:指世界各国,表示众多国家的集合。
新亭(xīn tíng)的意思:指新建的亭子,比喻新出现的事物或新兴的事物。
意欲(yì yù)的意思:指有意向、有决心去做某件事情。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中兴(zhōng xīng)的意思:指国家、民族或组织在困难时期经历挫折后重新崛起,兴盛发展的意思。
- 鉴赏
此诗《闻诛高琪诏下寄聂元吉》由金代诗人冀禹锡所作。诗中情感丰富,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局的关切。
首句“开函喜读故人书”,诗人打开信件,内心充满喜悦,因为收到了远方朋友的来信。这句描绘了友情的温暖与珍贵,即使在困苦之时,一封书信也能带来慰藉和希望。
“四海穷愁一豁无”一句,诗人感叹四海之内,无论身处何地,面对困境,收到友人的信件都能让人心情舒畅,愁云散去。这里不仅体现了友情的力量,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见说帝廷能殛鲧,逆知天意欲亡吴”两句,诗人通过引用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鲧被天帝惩处的故事,表达了对当权者治理国家能力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担忧。这里的“殛鲧”象征着对腐败或不称职者的制裁,“亡吴”则可能暗指对某个政权或统治的终结,表达了诗人对正义与变革的渴望。
“两宫日月开明诏,万国衣冠入坦途”两句,诗人赞美了皇帝颁布的公正诏令,使得天下太平,各国人民得以自由往来。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即一个公平、和谐、开放的社会。
最后,“莫向新亭更垂泪,中兴岂止一夷吾”两句,诗人劝告友人不要因时局动荡而悲伤,因为国家复兴的希望并非遥不可及。这里引用了历史上的名将管仲(夷吾)帮助齐桓公中兴的例子,鼓励友人相信,只要团结一致,国家就能重获新生。这两句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国家复兴的坚定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巧妙的历史典故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时局、理想社会以及国家复兴的深刻思考和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苹字韵即事
飘零何处是通津,陆有飞蓬水有苹。
赋禀但随升斗禄,姓名常后百千人。
趋炎未肯施先足,耐冷何须便曲身。
祗有鸣埚恐难继,此心端欲避芳尘。
寄题材永新顾成这粟庵
学诗学礼孱已文,种花种竹居不贫。
门闾正可务广大,如何一粟容君身。
结庵名粟亦何寄,口不尽言知有意。
鹍鹏羽翼自垂天,蜩与飞鸣有馀地。
短长小大争长雄,舒卷不离方寸中。
小如一粟大江海,万形宇内宁非同。
君如推此充寥廓,回集尘端亦棲吒。
放言切勿诮蒙庄,伯夷永名仲尼博。
更须谈理勿谈空,此道根原由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