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雁二首·其二》
《咏雁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黄省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不识边州雪,何知瘴海花。

三秋兼楚笛,五月伴胡笳

一一随粱稻,双双宿渚沙。

来自飘泊形影老天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边州(biān zhōu)的意思:边州指的是边境上的州县,用来形容位置偏远、边远的地方。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胡笳(hú jiā)的意思:指悲伤的笛子声音,形容哀怨、悲伤的情感。

来自(lái zì)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起源。

老天(lǎo tiān)的意思:老天指的是上天、天意或天命,表示对上天的敬畏和依赖。

飘泊(piāo bó)的意思:指没有固定住所或职业,四处流浪的状态。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生来(shēng lái)的意思:指天生、自然具备某种品质或特点。

双双(shuāng shuāng)的意思:成对地,两个一起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形影(xíng yǐng)的意思:形影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形体和影子都存在,形容人或物体的形状、形态和姿态非常相似。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瘴海(zhàng hǎi)的意思:瘴海指的是瘴气弥漫的海洋,也比喻充满危险的环境或困难重重的境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雁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状态与情感体验,展现了雁的迁徙与漂泊之感。首句“不识边州雪,何知瘴海花”以雁的视角,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好奇,同时也暗示了雁在不同地域间迁徙的生活方式。接下来的“三秋兼楚笛,五月伴胡笳”,通过季节与音乐的结合,形象地描绘了雁在不同季节伴随不同地域文化的景象,体现了雁与人类文化交融的场景。

“一一随粱稻,双双宿渚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雁在农田与水边的生活情景,表现了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最后,“生来自飘泊,形影老天涯”则表达了雁一生都在漂泊,孤独地在遥远的地方度过余生的情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雁的形象,巧妙地融入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展现了雁的迁徙生活与诗人对其深刻的情感寄托,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黄省曾
朝代:明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猜你喜欢

春日杂兴七首·其一

羲阳潇洒燕台诗,谁解知音似柳枝。

寂寂閒庭春色过,落花无语背人悲。

(0)

书郑抚干诗卷后

本合金闺去,翻来玉垒游。

边尘凝不动,诗债索相酬。

自得清新庾,非关锻鍊周。

云台家体格,文馆祖风流。

冀北虽蒙顾,辽东祗自羞。

好传江上女,歌向竹枝秋。

(0)

送乡人下第归乡

闭门诵书史,已读万卷破。

养气塞天地,不受一毫挫。

名声落空廓,踪迹长坎坷。

尘埃相邂追,齿发嗟老大。

文章心未死,功业手犹唾。

世事若循环,天理犹转磨。

朝得暮或失,俯吊仰辄贺。

行见风云会,惊起南阳卧。

(0)

遣兴二首·其一

南来不觉两秋砧,览照惊呼雪满簪。

平日不堪文馆冷,暮年更赋武溪深。

敢缘三已有愠色,自笑一生能苦心。

安得袁丝随里闬,斗鸡走狗任浮沉。

(0)

次勾景山见寄韵

此生正坐不知天,岂有豨苓解引年。

但觉转喉都是讳,就令摇尾有谁怜。

腰金已付儿曹佩,心印还当我辈传。

他日乘车来问道,苇间相顾共攀缘。

(0)

和黄鲁直游百花洲盘礴范文正公祠下以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为韵赋十诗·其三

堂堂古遗直,心严貌无华。

人见不妩媚,何以娱大家。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