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山石榴花开》
《喜山石榴花开》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忠州州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时树。

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

赤玉何人少琴轸,红缬谁家合罗裤。

但知烂熳恣情开,莫怕南宾桃李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烂熳(làn màn)的意思:形容花朵盛开得茂盛而美丽。

庐山(lú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高度或者重要性。

琴轸(qín zhěn)的意思:形容琴音悲切,引发人们的思乡之情。

去时(qù shí)的意思:离开的时候

山头(sh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处。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斩新(zhǎn xīn)的意思:指新颖、独特、与众不同。形容事物创新、革新,或者个人的思维、观念独具一格、与众不同。

州里(zhōu lǐ)的意思:指某个地方或范围内的人或事物。

恣情(zì qíng)的意思:放纵自己的情感,尽情地表达和追求自己的欲望。

翻译
忠州城里今日盛开的花,是我离开庐山时那些树。
已经怜悯它们被新栽种损伤了根,还欣喜花朵依然如故地绽放。
谁会少了赤色的玉做的琴弦,哪家有红色的织锦合制的裤子。
只要知道尽情开放地绚烂,不必害怕南宾的桃李会嫉妒。
注释
忠州:唐代的地名,今重庆忠县。
州里:城里。
庐山:江西省著名山脉。
去时:离开的时候。
根损:根部受损。
斩新栽:刚刚栽种。
依旧数:仍然繁多。
赤玉:红色的玉,常用来比喻珍贵的事物。
琴轸:古时琴上的调音器,此处代指琴。
红缬:古代的一种染色织物,这里指红色的织物。
合罗裤:古代女子的丝质短裤。
烂熳:形容花开得茂盛。
恣情:尽情,不受拘束。
南宾:忠州的别称。
桃李妒:桃李在春天开花,这里比喻其他嫉妒忠州花美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悦和赞美。诗中“忠州州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时树”两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展示了诗人观察自然的细致与广阔。"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表达了对植物生长周期的感悟和欣赏,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生命力强弱的思考。

接下来的“赤玉何人少琴轸,红缬谁家合罗裤”两句,则是借物抒情,通过描写细腻的生活画面,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最后,“但知烂熳恣情开,莫怕南宾桃李妒”强调了对美好事物的无条件喜悦,以及超越常人嫉妒之心的豁达。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象丰富,体现了白居易擅长的平易与情感深度相结合的特点。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感遇十二首·其二

永日徒离忧,临风怀蹇修。

美人何处所,孤客空悠悠。

青鸟跂不至,朱鳖谁云浮。

夜分起踯躅,时逝曷淹留。

(0)

从军行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0)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

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

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

惟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

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0)

古诗十九首·其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0)

戏赠村妇

二升酸醋瓦瓶盛,请得姑嫜十日程。

赤黑画眉临水笑,草鞋苞脚逐风行。

黄丝发乱梳橑紧,青泞裙高种掠轻。

想得到家相见后,父娘由唤小时名。

(0)

西湖二首·其二

湖面平随苇岸长,碧天垂影入清光。

一川风露荷花晓,六月蓬瀛燕坐凉。

沧海桴浮成旷荡,明河槎上更微茫。

何须辛苦求天外,自有仙乡在水乡。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