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秋蝉喝》
《赋得秋蝉喝》全文
南北朝 / 张正见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秋雁写遥天,园柳集惊蝉。

竞噪长枝里,争飞落木前。

风高知响急,树近觉声连。

长杨流喝尽,讵识蔡邕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杨(cháng yáng)的意思:长杨是指长时间的离别或分别。

风高(fēng gāo)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狂风呼啸的状态。

高知(gāo zhì)的意思:指知识渊博,学识高深。

流喝(liú hē)的意思:形容喝酒时酒量很大,能够连续不断地喝下去。

落木(luò mù)的意思:指秋天树叶逐渐枯萎脱落的景象,比喻事物逐渐衰败或消亡。

遥天(yáo tiān)的意思:指远天高空,形容极高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景象中的蝉鸣,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

首先,“秋雁写遥天”,以雁阵在遥远的天空中翱翔,象征着秋天的来临,同时也暗示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雁群的飞行轨迹仿佛在天际书写着秋天的故事。

接着,“园柳集惊蝉”,描述了园中柳树上聚集的蝉,它们的鸣叫声打破了宁静,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听觉体验。这里的“惊”字,不仅指出了蝉鸣的突然和强烈,也暗示了蝉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竞噪长枝里,争飞落木前”,进一步描绘了蝉的活动场景。蝉们在树枝间争相鸣叫,又在落叶之前展翅飞翔,展现了它们在秋季的活跃状态和生命力。这种竞争与活力的描写,赋予了自然景观以动态美。

“风高知响急,树近觉声连”,通过风与声音的关系,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互动。在高风中,蝉鸣显得更加急促,而在树的近旁,则能感受到声音的连续性。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听觉上的感受,也隐含了对自然界微妙联系的理解。

最后,“长杨流喝尽,讵识蔡邕弦”,以“长杨”比喻蝉鸣的持久与不息,表达了对蝉鸣之美的赞叹。同时,将蝉鸣与古代音乐家蔡邕的琴弦相提并论,既是对蝉鸣艺术性的赞美,也是对自然与人文艺术之间关联的思考。这句话暗示了自然之声与人类艺术之间的共鸣,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蝉鸣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艺术境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张正见

张正见
朝代:南北朝   字:见赜   籍贯:南朝陈清河东武城

张正见,(?——约575年)字见赜,清河东武城人。生年不详,卒于陈宣帝太建中。年四十九岁,代表作有《明君词》、《湓城》等。
猜你喜欢

得佘合肥书酬寄·其一

忆昨輶轩逼岁除,万山残雪独驱车。

邗沟一望濡须口,犹得淮西双鲤鱼。

(0)

泗州宿客盱眙院中院在山半雪后游眺

馆开石壁雪泠泠,下马蓝田是此亭。

大圣塔留开士颂,玻瓈泉勒使君铭。

河西一水城头白,淮曲诸山枕上青。

一笑莫论逢醉尉,部中谁更望双星。

(0)

雨中送王仪部敬美并寄李太史子田

榜枻看君泛小舲,宁容奏记出都亭。

世有后苍今典礼,人思刘向去传经。

广陵雨后涛俱白,建业春残草尚青。

太史何因留滞久,新莺还共省中听。

(0)

徐子与王元美见过招陆无从同集斋中

渡江先约住芜城,二子中原念我情。

博士业能传楮大,酒人游自爱荆卿。

不知豸绣飘霜色,忽有骊珠傍月明。

燕市狗屠君更访,风尘何处可藏名。

(0)

沈山人二画为张叔龙题·其二木芙蓉

红艳照寒光,江天木末霜。

楚歌行结佩,秋思满潇湘。

(0)

广陵怀古二十首·其一蜀冈

寂寂巴江流,沉沉蜀井月。

西来一片山,尚带岷峨雪。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