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芭蕉(bā jiāo)的意思:指人的生活环境艰苦,但品德高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齿牙(chǐ yá)的意思:指尖锐的牙齿,形容凶恶猛烈的攻击。
窗纱(chuāng shā)的意思:窗户上的纱帘,比喻对事物的了解浅薄或见识狭窄。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柳花(liǔ huā)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梅子(méi zǐ)的意思:指的是有坚强意志和不屈不挠精神的人,也可用来形容坚韧不拔的事物。
情思(qíng sī)的意思:指对某个人或某种事物的深深思念和思念之情。
酸软(suān ruǎn)的意思:形容身体软弱无力,没有力气或精神。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 注释
- 梅子:一种味道极酸的果实。
软齿牙:一作溅齿牙,指梅子的酸味渗透牙齿。
芭蕉分绿: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
与窗纱:《四部备要》本《诚斋集》作“上窗纱”,此据《杨万里选集》。
与,给予的意思。
无情思:没有情绪,指无所适从,不知做什么好。
思,意,情绪。
捉柳花:戏捉空中飞舞的柳絮。
柳花,即柳絮。
- 翻译
- 吃过梅子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
漫长的夏日,从午睡中醒来不知做什么好,只懒洋洋的看着儿童追逐空中飘飞的柳絮。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初夏午后景象。首句“梅子留酸软齿牙”通过对梅子的描写,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物态的变化。梅子由硬变软,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成熟过程,也隐喻了人生中事物的转换与发展。
第二句“芭蕉分绿与窗纱”则通过对芭蕉叶片与窗前丝缕之间色彩的比较,描绘出室内外交织的和谐画面。这种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小之美的捕捉和欣赏。
第三句“日长睡起无情思”表达了在初夏午后的悠闲气氛中,诗人从沉睡中醒来,没有任何世俗的情感牵绊。这不仅是对当下时光的享受,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在。
末句“闲看儿童捉柳花”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温馨的画面。诗人悠然观赏着孩子们在园中嬉戏,采撷柳絮,这种场景不仅展示了初夏的生机,也传递出一种对纯真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在初夏午后安逸、自得的心境,以及他对周遭环境的深刻感受和艺术化的再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 晨起对雪,复写余怀
雪压新年,花开想迟,莺来甚难。
喜杯有屠苏,春风滟滟,盘余苜蓿,朝日团团。
六十年来,寻常交际,江海鸥盟总不寒。
移家处,每涉园成趣,居谷名盘。
忘情世味心酸。
但吟得新诗似得官。
尽教我低头,三间茅屋,从他高步,百尺危竿。
白首无成,苍生应笑,不是当年老谢安。
琴书里,且消磨晚景,受用清欢。
沁园春 屋东老梅一株,邻家有竹百余个,相
竹与梅花,偃蹇冰霜,堪称二难。
我依梅傍竹,借人茅舍,吟风弄月,坐个蒲团。
梅样精神,竹般标致,遮莫清*未是寒。
柴门外,好一湖春水,似拍银盘。
昔人恨橘多酸。
我只笑青松也拜官。
每醉时低唱,沧浪一曲,闲时高卧,红日三竿。
儿辈前来,老夫说与,梅要新诗竹问安。
余无事,只粗茶淡饭,尽有余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