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依 韵 和 达 观 师 闻 蝉 宋 /梅 尧 臣 饮 余 晨 露 吸 余 风 ,噪 遍 高 枝 为 俗 聋 。欲 比 伯 夷 清 已 甚 ,不 餐 周 粟 腹 常 空 。
- 翻译
- 清晨饮下残留的露水,又在微风中呼吸,
鸟儿在高枝上喧闹,却只为唤醒世人的麻木。
- 注释
- 饮:喝。
馀:剩余的。
晨露:清晨的露水。
吸:吸入。
馀风:剩余的风。
噪:喧闹。
高枝:高高的树枝。
俗聋:世俗的耳聋,指不理解或不在意。
比:相比。
伯夷:古代的高洁之士。
清已甚:过于清高。
餐:吃。
周粟:周朝的粮食,代指朝廷的俸禄。
腹常空:肚子常常空虚,形容生活清苦。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达观师闻蝉》,通过对清晨蝉鸣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蝉的高洁品性的赞赏。首句“饮馀晨露吸馀风”写蝉在清晨吸食露水和微风,展现出其生活的简朴与自然。次句“噪遍高枝为俗聋”则寓言般地指出蝉的叫声虽然响亮,却未能引起世俗之人的共鸣,暗示了蝉的孤独与清高。
后两句“欲比伯夷清已甚,不餐周粟腹常空”更是将蝉与古代贤者伯夷相提并论,赞扬蝉的清廉如同伯夷拒食周朝粮食以示抗议的节操。然而,这清高却并未带来物质的充实,蝉的腹部常常空虚,象征着它坚守原则而生活简朴。
整首诗通过蝉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坚守道德的人格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理解的无奈。梅尧臣的笔触简洁而深沉,富有哲理,展现了他独特的诗歌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烛影摇红
竿木随身,逢场吾辈原应尔。
有涯生遣靠无聊,焚砚君苗未。
勿笑雕虫小技,计衣冠、何非游戏。
功名屠狗,扪虱经纶,遭逢交臂。
傀儡牵丝,幕中啼笑欺人事。
扶轮负轭仗长材,引重同蝼蚁。
百步贤无彼此,取题材、依然故纸。
儒冠同误,既虱人间,又垂狐尾。
翠楼吟.吊崔伯樾
雨泣林容,寒凄柳骨,骑鲸故人长往。
丹霞吟草在,侍笔砚、珠光生掌。逸情云上。
尽谢屐幽穷,戴舟兴访。
凫飞雨、山灵遗恨,待题延项。
撰杖山易青黄,忽词仙骑鹤,辽天长望。
联床风雨夜,商量密、今成绝响。蛮乡经帐。
记接席晨昏,前盟息壤。
空惆怅、溪藤如故,挽歌悲唱。
昼锦堂.六禾出赠冼玉清女教授词相示,适求其作双树居图未成,和以促之
瘦句黄花,清辞风絮,仙骨珊朗瀛蓬。
想是坤舆灵毓,通理黄中。
高凉门楣双节虎,顾张闺阁一声鸿。
皋比座,续史大家,绕墙桃李花红。鸣凤。
蛮海曲,枳棘寄,差池远避狼烽。
见说依刘垒燕,为叶图龙。
丹青双管春生角,珠玑百琲谱调宫。
相如壁,突屹生堂枫树,待种邮筒。
祝英台近.生日后二日作
涧霞红,岩雨翠,消息又春暮。
多病文园,饯春已无句。
剧怜短鬓萧疏,今朝寒食,独搔首、云山深处。为诉。
安仁正赋闲居,犹恐燕莺妒。
绮语妨禅,哀时又何补。
遥遥华胄元亭恨,终少高阳俦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