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初生(chū shēng)的意思:比喻刚出生的小动物或小孩子。
凋瘁(diāo cuì)的意思:指事物凋谢衰败、人体衰弱消瘦的状态。
凤皇(fèng huáng)的意思:指凤凰,比喻君主或者贤明的统治者。
风日(fēng rì)的意思:指风和日光,形容风和日丽、天气晴朗。
风露(fēng lù)的意思:指春天的风和露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斧斤(fǔ jīn)的意思:形容努力工作,用心努力。
毫芒(háo máng)的意思:形容光线微弱。
结根(jié gēn)的意思:指事物根基牢固,根深蒂固。
可以(kě yǐ)的意思:表示事物具有某种能力或条件,可以实现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人力(rén lì)的意思:指人的力量或劳动力
日夜(rì yè)的意思:日夜指的是白天和黑夜,常表示时间连绵不断,不分昼夜。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瑟琴(sè qín)的意思:形容音乐悠扬动听,引人入胜。
生时(shēng shí)的意思:指人在世时或生命存在的时期。
梧桐(wú tóng)的意思:比喻友谊深厚或感情深挚。
奚啻(xī chì)的意思:形容言辞犀利、尖刻。
幽林(yōu lín)的意思:指深深的树林,草木茂盛,环境幽静。
栽培(zāi péi)的意思:培养、种植、教育和培养
沾濡(zhān rú)的意思:指被染上或沾染上不好的事物,比喻与坏人或坏事有关联。
枝叶(zhī yè)的意思:指一个整体中的细节或次要部分。
之无(zhī wú)的意思:没有任何,毫无
- 鉴赏
此诗《梧窗赠林县博坛(其一)》由明代诗人方献夫所作,通过描绘梧桐树的成长历程,寓意深刻,富有哲理。
首句“倬彼梧桐树,结根在幽林”以“倬”字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梧桐树生长在幽静的森林之中,暗示了其生长环境的清幽与独特。接着,“栽培人力厚,沾濡风露深”两句,赞美了梧桐树之所以能够茁壮成长,得益于人类的精心培育和自然界的滋养,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日夜之所息,毫芒成丈寻”描述了梧桐树在日复一日的生长中,从微小的种子逐渐成长为参天大树的过程,展现了生命成长的奇迹。“可以栖凤皇,可以制瑟琴”则进一步强调了梧桐树的价值,不仅能够吸引高贵的凤凰栖息,还能用来制作美妙的乐器,象征着其非凡的意义和用途。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折,以“苟其初生时,植之无美根。暴之以风日,残之以斧斤”揭示了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即使梧桐树在成长过程中遭遇了恶劣的环境和人为的破坏,其根基并不稳固,最终导致了其生长的衰败和枯萎。“如是求其用,奚啻千里云”表达了对那些在成长过程中遭受挫折和困难的人们的同情和理解,暗示了即使面对逆境,也应保持希望,因为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往往隐藏在看似平凡或艰难的旅程之中。
整首诗通过梧桐树的成长与命运变化,寓言了人生道路的曲折与挑战,以及在逆境中坚持自我、追求卓越的重要性。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放弃,相信内在的力量和可能性,最终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