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兽(bǎi shòu)的意思:指各种动物聚集在一起。
股肱(gǔ gōng)的意思:股肱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意思是腿和臂膀,比喻亲密的朋友或亲人,也指得力的助手。
和声(hé shēng)的意思:指音乐中不同音调的和谐共鸣,也比喻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
后夔(hòu kuí)的意思:指事物后来者超越前辈,取得更大的成就。
九歌(jiǔ gē)的意思:形容歌声美妙动人。
九德(jiǔ dé)的意思:指九种美德,即仁、义、礼、智、信、勇、忍、恕、孝。
钧天(jūn tiān)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威力极大。
乐奏(lè zòu)的意思:形容音乐演奏得非常好,动听动人。
两阶(liǎng jiē)的意思:指程度、等级、地位等相差甚远。
率舞(shuài wǔ)的意思:带领众人跳舞,比喻引导、带动大家一起做某件事情。
神灵(shén líng)的意思:指超越凡人、具有超自然力量的存在。
盛时(shèng shí)的意思:指事物达到最为繁荣、兴盛的时期。
圣皇(shèng huáng)的意思:指尊贵无比的君主或至高无上的统治者。
时制(shí zhì)的意思:
(1).指时节和制度。《诗·鄘风·定之方中序》:“ 文公 徙居 楚丘 ,始建城市而营宫室,得其时制,百姓説之,国家殷富焉。” 孔颖达 疏:“既得其时节,又得其制度。”
(2).指当时的制度。 清 陈天华 《中国革命史论》第二章第一节:“他若 郑 人游於乡校,以詆毁时政,时制毫不禁之。”
(3).时令;季节。《孙子·计篇》:“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俞樾 《俞楼杂纂·著书馀料·<孙子·计篇>》:“时制,当读为时节。‘节’与‘制’一声之转。《国语·晋语》:‘夫祀,国之大节也。’ 韦 注:‘节,制也。’是其义亦相通。”
(4).谓送终之物需每一季度都有所添置。《礼记·王制》:“六十岁制,七十时制,八十月制,九十日脩。” 孙希旦 集解:“岁制者,谓送死之具,於每岁有所制也;时制,於每时有所制也;月制,於每月有所制也。六十已衰,始制为送死之具;至七十、八十,而所制弥备;至九十,又於所制者曰脩也。”后以“时制”借指七十岁。《周书·儒林传·沉重》:“ 建德 末, 重 自以入朝既久,且年过时制,表请还 梁 。”
(5).当代流行的文章体例。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古文公式》:“但 汪氏 不知文用古法,而公式必遵时制。”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天庭(tiān tíng)的意思:指宇宙中的上天之地,比喻高高在上的地方或权力巨大的机构。
文明(wén míng)的意思:指社会文化程度高,人们言行举止有礼貌、有教养。
武成(wǔ chéng)的意思:指通过武力征服,达到统治的目的。
休徵(xiū zhēng)的意思:指停止征召,不再征召兵员。
御极(yù jí)的意思:达到极致,达到最高水平。
玉戚(yù qī)的意思:形容关系密切,亲如兄弟姐妹。
昭武(zhāo wǔ)的意思:昭武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表彰勇武之德行。
制作(zhì zuò)的意思:用心、细心地制作或安排事物
中和(zhōng hé)的意思:指使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因素达到平衡,使之和谐统一。
朱干(zhū gān)的意思:指红色的船帆,比喻坚定的意志和追求正义的精神。
百兽率舞(bǎi shòu shuài wǔ)的意思:形容混乱的局面或者众人齐聚一堂,各显其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圣皇在太平盛世的壮观景象。开篇“圣皇御极开太平”,展现出圣皇治理下的和谐社会。接着,“两阶乐奏中和声”描绘了宫廷音乐的和谐与美好。通过“拊然击石诞文明,玉戚朱干昭武成”,诗人赞美了圣皇开创文明的智慧与武力的彰显。九歌九德的描述,展现了圣皇德行的高尚与全面,百兽率舞则象征着神灵的欢悦与对圣皇的敬仰。最后,“盛时制作需股肱,后夔伫侍钧天庭”表达了在盛世中,圣皇需要贤臣辅佐,以共同治理国家,维护天庭的秩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赞颂了圣皇的英明与治国之能,以及其带来的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双龙湫歌
仙人身披芙蓉裘,笑骑白鹤阆山头。
手中绿玉九节杖,下窥瀑布双龙湫。
东湫老龙寒方蛰,殷雷漰渤起虚室。
珠帘千尺挂秋风,倒卷寒光泻斜日。
西湫亦是龙所宫,一潭皎洁正当中。
冷猿抱月啸青雨,喷云吐雾连鸿濛。
匹练古今长不改,神物护持烦真宰。
蓬莱三度早扬尘,眼中还见双湫在。
天孙箫鼓彩霞开,明珰玉女春徘徊。
回头大笑人间世,短歌一曲归去来。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