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御史王伯循》
《寄御史王伯循》全文
元 / 萨都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旷达夫子,才高早避名

昨离建业水,今住广陵城。

有酒从人饮,无田藉笔耕

竹西灯火夜,谁识绣衣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避名(bì míng)的意思:避免被人知晓真实姓名或身份。

笔耕(bǐ gēng)的意思:指用笔耕耘、努力工作,特指从事文学创作或学术研究。

从人(cóng rén)的意思:遵循众人的意见或行动,没有独立思考和主见。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广陵(guǎng líng)的意思:泛指广阔的地方,也指繁华的城市。

建业(jiàn yè)的意思:指建设国家、社会或企业等的基业,也可指为人民谋福祉的事业。

旷达(kuàng dá)的意思:指人胸怀开阔,心胸广大,不拘小节,不受拘束。

绣衣(xiù yī)的意思:绣衣是指绣制的衣物,比喻外表华丽但内里空虚的东西。

有酒(yǒu jiǔ)的意思:指拥有酒,即指人们在某种场合或时刻能够享受到美酒的乐趣。

竹西(zhú xī)的意思:指人品高尚,操守正直,不受外界诱惑。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寄御史王伯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夫子的敬仰和对其生活状态的描绘。首句“旷达王夫子”赞扬了王伯循的豁达与才情,暗示他不拘于世俗名利。次句“才高早避名”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才华出众和淡泊名利的态度。

诗中提到王夫子离开建业(今江苏南京)后,迁居广陵(今江苏扬州),寓居生活简单,“昨离建业水,今住广陵城”,流露出他对这种宁静生活的满足。接下来两句“有酒从人饮,无田藉笔耕”描绘了他以饮酒自乐,以写作谋生的生活方式,展现出他的洒脱和文人风范。

最后两句“竹西灯火夜,谁识绣衣行”描绘了一幅夜晚读书的画面,竹林中的灯光映照,王夫子独自研读,然而他的清雅行为可能并不为世人所熟知。这既是对王伯循的低调赞扬,也暗含了诗人对他才华被忽视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王夫子的才情与人生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境遇的深沉理解与欣赏。

作者介绍
萨都剌

萨都剌
朝代:元   字:天锡   号:直斋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生辰:约1272—1355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猜你喜欢

容春轩六咏·其四晚秋圃

秋菊有黄花,有朱亦有素。

靖节醉东篱,为识花心故。

(0)

寄莫如山二首·其一

八月风吹汉水槎,江东回首更思家。

南沙亭上人如玉,赋罢清秋菊有华。

(0)

答周作之

禅心闻说定多年,却问东巡御史船。

我正厌听西北事,涣然亭上对鸥眠。

(0)

望庐山用旧韵

曾从王守问山庵,神思飞驰不自堪。

有意一亭携客赏,无言五老拟禅参。

朝宗江汉心初北,梦寐烟霞眼正南。

我忆旧游多述作,凭谁刻向卧龙龛。

(0)

释菜濂溪书院贻王佥宪景昭

一脉濂溪万古天,江州名自道州传。

有神真与泉俱活,无象还留月自圆。

将济晚舟犹滞在,未成春服已悠然。

东风昨报新消息,许我重栽玉井莲。

(0)

闻时事有感集李四首·其二

吾衰竟谁陈,焉得偶君子。

倚楼青云端,千春隔江水。

大雅思文王,行行未能已。

鸑鷟有时鸣,雄断自天启。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