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月十四日书事·其二》
《二月十四日书事·其二》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风软彤庭薄寒,御炉香绕玉阑干

黄门忽报文渊阁天子看书讲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薄寒(bó hán)的意思:形容天气寒冷,但寒冷程度不深。

讲官(jiǎng guān)的意思:指言辞辩论时能以理服人、以言辞解决问题的官员或学者。

看书(kàn shū)的意思:指毅然决然,下定决心,舍弃退路,全力以赴。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炉香(lú xiāng)的意思:指香炉中飘出的香气,比喻学问、才艺等能够使人受到启发和陶冶的事物。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彤庭(tóng tíng)的意思:指红色的庭院,形容富丽堂皇、华美豪华。

御炉(yù lú)的意思:指皇帝或王侯主持宴会时,主人亲自烧炉,为宾客烹饪食物的礼节。

文渊阁(wén yuān gé)的意思:指学问渊博、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宫廷内的景象。"风软彤庭尚薄寒"一句,通过"风软"和"薄寒",展现了微风轻拂下庭院中残留的些许凉意,以及温暖而鲜艳的红色装饰(彤庭)与春天的清新形成对比。"御炉香绕玉阑干"则进一步渲染了宫中的奢华氛围,炉香袅袅,缭绕在精美的玉石栏杆周围。

"黄门忽报文渊阁"这一句,通过"黄门"代指宫中侍从,传达出皇帝突然召唤的消息,暗示了事件的庄重和重要性。"文渊阁"是藏书之地,可能暗示着皇帝对学术的兴趣或政务的处理。

最后,"天子看书召讲官"揭示了诗的主题,即皇帝在阅读后召见讲解官员,可能是进行学问上的探讨或是政策的咨询,体现了古代君主勤于治国的文化传统。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生活的一幕,既有春天的气息,又透露出朝廷的严肃与文化氛围。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城楼暝望

鱼鳞波面夕阳微,旋见游船续续归。

酒后笙歌催急拍,城根灯火唤开扉。

孤扬傍水疑人立,病叶零风似蝶飞。

明旦出游晴得否,月轮添晕几重围。

(0)

感事

幽栖不合在墙东,尚有尘喧到耳中。

浊酒价低春店满,村伶伎尽夜场空。

染须耆老窥邻艳,露肘儒酸炫族公。

终是贵人能解事,白楼亭院换青红。

(0)

无绪·其一

繁华白日怯登临,宴坐焚香午院深。

中酒心情频卧起,酿花天气乱晴阴。

怀人瞥见难重觅,得句随忘懒更寻。

空寄石榴双叶子,隔帘消息正沉沉。

(0)

何夕·其四

毡车轣辘送离鸾,雨泣萧郎路左看。

带缚箜篌归去早,手提金缕出来难。

寄书红纸饶千幅,买路明珠用一箪。

百计觅将方便在,勿辞良夜犯春寒。

(0)

过妇家有感·其二

归宁去日泪痕浓,锁却妆楼第二重。

空剩一行遗墨在,丙寅十月十三封。

(0)

悲遣十三章·其二

青瞳枯涩渐无光,犹自瞢腾觅阿娘。

苦是舌根闲强后,模糊言句费猜详。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