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四日书事·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薄寒(bó hán)的意思:形容天气寒冷,但寒冷程度不深。
讲官(jiǎng guān)的意思:指言辞辩论时能以理服人、以言辞解决问题的官员或学者。
看书(kàn shū)的意思:指毅然决然,下定决心,舍弃退路,全力以赴。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炉香(lú xiāng)的意思:指香炉中飘出的香气,比喻学问、才艺等能够使人受到启发和陶冶的事物。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彤庭(tóng tíng)的意思:指红色的庭院,形容富丽堂皇、华美豪华。
御炉(yù lú)的意思:指皇帝或王侯主持宴会时,主人亲自烧炉,为宾客烹饪食物的礼节。
文渊阁(wén yuān gé)的意思:指学问渊博、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宫廷内的景象。"风软彤庭尚薄寒"一句,通过"风软"和"薄寒",展现了微风轻拂下庭院中残留的些许凉意,以及温暖而鲜艳的红色装饰(彤庭)与春天的清新形成对比。"御炉香绕玉阑干"则进一步渲染了宫中的奢华氛围,炉香袅袅,缭绕在精美的玉石栏杆周围。
"黄门忽报文渊阁"这一句,通过"黄门"代指宫中侍从,传达出皇帝突然召唤的消息,暗示了事件的庄重和重要性。"文渊阁"是藏书之地,可能暗示着皇帝对学术的兴趣或政务的处理。
最后,"天子看书召讲官"揭示了诗的主题,即皇帝在阅读后召见讲解官员,可能是进行学问上的探讨或是政策的咨询,体现了古代君主勤于治国的文化传统。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生活的一幕,既有春天的气息,又透露出朝廷的严肃与文化氛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