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无枯琴寄,孰表吾之心。
形忘岂知病,道在宁复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子翚的《次韵致明听琴》,是一首表达对友情深厚和内心世界抒情的作品。开篇“病翁不咄咄,琅然寄枯琴”两句,诗人以“病翁”自称,通过对旧琴的珍视来传递自己心中的哀愁和孤独。"倘无枯琴寄,孰表吾之心"进一步强调了琴在表达内心情感上的重要性,仿佛只有这枯旧的琴能真正理解诗人的心境。
“形忘岂知病,道在宁复今”两句,诗人通过对身体与精神状态的反思,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世界的淡然和超脱,以及对内心安宁的追求。"龙蟠老樟下,觱发摇长音"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古老的松树下,诗人轻触琴弦,奏出悠扬而深远的声音。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情,也反映了他对友谊和精神寄托的重视。通过借助旧琴这一象征性的物品,诗人传递了自己对于内心世界的珍惜与独白,同时也在向朋友表达着深切的情感交流与精神上的共鸣。
盘谷居成,辋川图就,便从鸥鹭寻盟。
泛溪窈窕,游钓寄高情。
尚忆儿童旧地,疏帘外、烟雨新晴。
微吟罢,渔歌响答,欸乃醉中听。蓬瀛。
归计早,下帆坐阅,涛浪堪惊。
爱闲身长占,风澹波平。
夜雪何时访戴,梅花下、同款柴扃。
还知否,清时未许,野渡有舟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