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鱼着沙底,避网冬更沈。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不常(bù cháng)的意思:不常指不经常或不常见的意思。
残暑(cán shǔ)的意思:指仍然炎热的残余夏季。
常好(cháng hǎo)的意思:常常好,经常良好,指事物经常保持良好的状态或表现。
旦日(dàn rì)的意思:指清晨、早晨的时候。
扶杖(fú zhàng)的意思:扶持和支持老年人
过江(guò jiāng)的意思:指越过江河,比喻克服困难,突破障碍。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上林(shàng lín)的意思:指皇家园林,也用来形容花木繁盛、景色优美的地方。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宿昔(sù xī)的意思:很久以前的时光
涛头(tāo tóu)的意思:指波涛的浪尖,比喻事物的高峰或顶点。
讴吟(ōu yín)的意思:指唱歌吟诗,表达情感或抒发思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开篇“秋风袭残暑,忽过江上林”,以秋风扫过炎热的暑气,带过江边的树林,营造出一种季节转换的氛围,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更迭。
接着,“旦日扶杖来,不见十亩阴”描述了诗人次日带着拐杖前来,却未见往日那片茂密的树荫,表达了对自然美景消逝的感慨。随后,“蔬畦甚寂寞,亦受霜雪侵”进一步描绘了秋天蔬菜田地的荒凉景象,霜雪的侵袭不仅让植物凋零,也象征着生命的衰败。
“念此不常好,如我宿昔心”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思考,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界的变迁相联系,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忧伤。接下来,“涛头落崩岸,野鸟助讴吟”描绘了江水拍打岸边的景象,以及野鸟的鸣叫,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潜鱼着沙底,避网冬更沈”通过描写深藏于沙底的鱼儿,以及它们在冬天为了避免渔网而更加隐匿的行为,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脆弱和自然法则的思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和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