豮豕日饲足,相吊悲及肥。
猩饮嗟世饕,鸟沫知涂衣。
神讵附胎灭,名盍竞旸晖。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邱云霄的《杂兴(其二)》,主要通过动物的生存状态来寓言人生的哲理。首句“玄豹自绝食”描绘了一只高贵的豹子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喂食,象征着对自由和尊严的坚守。接着,“怀蔚以甘饥”表达了对怀才不遇者的同情,他们甘于贫困,坚守理想。
“豮豕日饲足,相吊悲及肥”将猪的满足与豹的悲凉形成对比,暗示了物质富足与精神追求之间的矛盾。猩猩饮水感叹世人的贪婪,鸟儿知道油脂的价值,暗示世人对物质的过度追求。诗人进一步提出疑问:“神讵附胎灭,名盍竞旸晖”,意思是神灵不会因世俗的追求而消失,但名声却在世俗竞争中逐渐黯淡。
最后两句“累累勿复道,俛首悲徘徊”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无奈和对高尚品格的向往,他不愿再述说世事的繁杂,只能低头沉思,内心充满哀伤和徘徊。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物抒怀,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道德操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