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景谢今步,领要忆前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辟异(pì yì)的意思:辟除异己,排除异类。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非辟(fēi pì)的意思:非辟意指不可征服、不可战胜的力量或者不可抵挡的势头。
兰舟(lán zhōu)的意思:形容文采出众、才情高雅的人。
领要(lǐng yào)的意思:指主要的、最重要的要点或内容。
龙见(lóng xiàn)的意思:指人们长久不见面,再次相聚时,彼此之间的亲密感仍然存在。
却非(què fēi)的意思:表示事实与常识相反,与过去的情况相反。
秀木(xiù mù)的意思:指出众、突出的人或事物。
异端(yì duān)的意思:
◎ 异端 yìduān
(1) [strange omen]∶异常的吉兆。现多指自认为正统者对异己的思想、理论的称呼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朱熹集注:“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 焦循补疏:“各为一端,彼此互异。”
(2) [heterodoxy;heresy]∶古代儒家称其他学说、学派为异端已甚(yǐ shèn)的意思:已经过了极限,已经太过分或太过火了。
紫禁(zǐ jìn)的意思:指皇宫的内廷,也用来比喻权力中心。
不为已甚(bù wéi yǐ shèn)的意思:不要过分地责备或惩罚他人,不要把事情做得过火。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泛舟长河经过万寿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龙见将常雩”以龙象征皇帝,表达出一种神圣庄严的氛围,同时“常雩”暗示着祈求风调雨顺的祭祀活动,体现了古代帝王对于国泰民安的深切期望。
“致斋返紫禁”描述了皇帝在完成祭祀后返回皇宫的情景,通过“致斋”这一仪式性的行为,展现了皇帝对宗教信仰的尊重和对国家治理的重视。“返紫禁”则点明了皇宫作为权力中心的地位。
接下来,“兰舟过照园,秀木张清荫”两句,通过“兰舟”(装饰华丽的船只)和“秀木”(茂盛的树木)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优美的自然景观,同时也隐喻了皇帝在自然美景中的悠闲与愉悦。
“问景谢今步,领要忆前吟”表达了皇帝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反思当前的行动,并回忆起过去的诗句或教诲,体现出其深思熟虑的一面。这里的“问景”可能是指询问自然界的景象,而“谢今步”则是感谢眼前的每一步,表明皇帝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最后,“却非辟异端,吾不为已甚”两句,表明皇帝对于不同观点或异端思想持开放态度,但不会过度放纵,保持适度的原则。这反映了皇帝在处理国家事务时的平衡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皇帝在自然美景中的闲适与思考,也体现了其对国家、宗教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中秋夜作去年今夕仆自北关过吴兴
明月同千里,寒乡又一秋。
床随桧阴侧,巾与桂香浮。
此夕山中趣,它年霅上游。
诸儿皆楚语,老子自商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