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风(biàn fēng)的意思:指人的心思、态度或行为突然改变。
秉烛(bǐng zhú)的意思:手持蜡烛,指代亲自主持或亲自负责。
波澜(bō lán)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起伏不定,波动不安定。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黄初(huáng chū)的意思:指事物刚开始形成或发展的初期阶段。
胶粘(jiāo nián)的意思:形容黏附在一起,难以分开。
卷波(juàn bō)的意思:形容波浪翻卷、汹涌澎湃的样子。
可观(kě gu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现象值得观察、评价或赞叹。
烂醉(làn zuì)的意思:形容喝酒醉得非常厉害,不能自持。
莫教(mò jiào)的意思:莫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不要教”,表示拒绝他人的指导或教诲。
衰变(shuāi biàn)的意思:指事物逐渐衰落、凋敝。
晚唐(wǎn táng)的意思:指唐朝末年的时期。
无奈(wú nài)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可奈何的心情或境地。
相干(xiāng gān)的意思:关联或相关的意思。
夜阑(yè lán)的意思:夜晚深沉,天色已经完全黑暗。
云子(yún zǐ)的意思:云子是指云朵在天空中飘动的样子。在成语中,云子常常用来比喻人的心思或行动不定,变化多端。
中衰(zhōng shuāi)的意思:指人的精神和体力逐渐衰退,失去活力和朝气。
不相干(bù xiāng gān)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没有关联或关系不密切。
- 翻译
- 谁说曹植的诗如波涛起伏,到了黄初年间最为可观。
然而他的才华在中年衰退,不应仅以晚唐诗人的标准来衡量。
不要让春天匆匆离去,即使夜深人静也要举烛游玩。
纵然他有无尽的闲愁,但这位老者只会借酒浇愁,与我无关。
- 注释
- 子建:曹植,三国时期文学家,字子建。
卷波澜:形容诗文富有变化和情感起伏。
黄初:魏文帝曹丕的年号,指曹植创作的时期。
中衰:指曹植才华的衰退期。
晚唐:这里比喻曹植晚年。
煎胶:比喻时间的流逝。
烂醉:形容喝得很醉。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属于江西诗派。从内容来看,诗人在表达自己对于唐代诗风的怀念,以及对当时诗坛风气的不满。
"谁云子建卷波澜,诗到黄初最可观。" 这两句赞美唐朝初年诗歌之美,如同波澜壮阔,而到了“黄初”(即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更是诗风的高峰。
"无奈中衰变风起,不应例作晚唐看。" 这两句表达了对后来诗风衰落、变化不可挽回的无奈,以及不应该将晚唐诗人的作品作为模仿的对象。
"煎胶粘莫教春去,秉烛游谁管夜阑。" 这两句通过煎胶和秉烛(持蜡烛)比喻时间难以挽留,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纵有閒愁天样大,此翁烂醉不相干。" 这两句则表明尽管世事如同天空般广大和复杂,但诗人自己选择沉浸于酒中,避免与之纠缠。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诗风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感慨,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诗歌艺术追求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