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欲长居世,惟思更著书。
身惭枯木在,心恨死灰馀。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病起作(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从病痛中恢复后的心情与思考。
首句“愁因春色豁”,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这本应是令人愉悦的景象,但对于诗人来说,却引发了内心的愁绪。这里的“豁”字,既指春天的明媚景色开阔了视野,也暗含着愁绪得以释放之意。
接着,“病逐岁华除”,随着岁月的流逝,病痛似乎也逐渐消散。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时间与疾病的关系形象地展现出来,暗示着时间的力量。
“岂欲长居世,惟思更著书”,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反思和对创作的渴望。他或许不再追求长久地留在世间,而是更加渴望通过写作来留下自己的痕迹,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身惭枯木在,心恨死灰馀”,诗人自比为枯木和死灰,表达了对自己身体状态的不满和内心的遗憾。同时,这也反映了他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即使身体衰弱,心灵依然渴望燃烧,追求精神上的成长与超越。
最后,“那得长为蝶,翩翩向太虚”,诗人想象自己化身为蝴蝶,在天空中自由飞翔,象征着他对于自由、超脱世俗束缚的向往。这一句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从病痛中恢复后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精神世界的向往。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水由地中行,南北势殊异。
南土勤沟洫,鲜害而多利。
北方尽平衍,利少害常致。
率旱涝偶逢,畎浍总弃置。
比年夏秋涝,乃见洪波积。
蒿目乏良方,屡命疏消试。
覆称海不受,是诚无别计。
嗟嗟我灾黎,视尔频受沴。
相与待天时,益用增惭愧。
发帑与截漕,十求一二济。
廉知天津坝,泄潦实迟滞。
重臣令驰往,惰吏亟抵罪。?宣入海河,涸壤已耕暨。
文大釜底形,难较津南倍。
即今此愁旱,而彼仍望霁。
然尽一分力,庶获一分惠。
绣衣分督浚,渐有可耕势。
此均治标策,未为探本义。
豫省及上江,往年祲每逮。
梦麟与汝脩,承旨克奏绩。
驰驿召来京,斯实为民惎。
投艰非夺情,宁宜顾浮议。
轻车汝其囊,宣房汝其毖。
集思见毋执,周视劳毋避。
委输必源寻,下酾求高自。
功要在人为,守株兔安企。
孰急宜先图,孰缓宜后治。
孰壅宜剔鬟,孰泽宜让弃。
代赈防中饱,举事怀抑埴。
勉汝永逸谋,副予勤求意。
《命裘曰脩踏勘直?积水疏浚事宜诗示梗概得三十韵》【清·弘历】水由地中行,南北势殊异。南土勤沟洫,鲜害而多利。北方尽平衍,利少害常致。率旱涝偶逢,畎浍总弃置。比年夏秋涝,乃见洪波积。蒿目乏良方,屡命疏消试。覆称海不受,是诚无别计。嗟嗟我灾黎,视尔频受沴。相与待天时,益用增惭愧。发帑与截漕,十求一二济。廉知天津坝,泄潦实迟滞。重臣令驰往,惰吏亟抵罪。?宣入海河,涸壤已耕暨。文大釜底形,难较津南倍。即今此愁旱,而彼仍望霁。然尽一分力,庶获一分惠。绣衣分督浚,渐有可耕势。此均治标策,未为探本义。豫省及上江,往年祲每逮。梦麟与汝脩,承旨克奏绩。驰驿召来京,斯实为民惎。投艰非夺情,宁宜顾浮议。轻车汝其囊,宣房汝其毖。集思见毋执,周视劳毋避。委输必源寻,下酾求高自。功要在人为,守株兔安企。孰急宜先图,孰缓宜后治。孰壅宜剔鬟,孰泽宜让弃。代赈防中饱,举事怀抑埴。勉汝永逸谋,副予勤求意。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9467c720fe3f160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