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灯灭,茅屋闭,麻尽机空得早眠,门外催租吏声厉。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翁(ā wēng)的意思:指人老态龙钟、行动迟缓的样子。
长夜(cháng yè)的意思:指夜晚时间长,寓意困难、艰苦、煎熬的时刻。
朝日(cháo rì)的意思:早上的太阳,比喻新时代的光明和希望。
催租(cuī zū)的意思:催促房屋租金的支付。
缉麻(jī má)的意思:指追捕犯罪分子或查处违法行为。
几至(jī zhì)的意思:几乎到了极限或极点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妾身(qiè shēn)的意思:妾身是古代女性自称的谦称,表示自己是妾室身份,用于表示自谦、自降身份。
山妻(shān qī)的意思:指山区的妻子,比喻贤良淳朴的乡村女子。
输官(shū guān)的意思:指被罢官、撤职、降职等情况下失去官位。
私债(sī zhài)的意思:私下借贷的债务
松灯(sōng dēng)的意思:指灯火昏暗,照明不亮的状态。
团团(tuán tuán)的意思:形容事物圆满、完整的样子
未足(wèi zú)的意思:不够,不足够
辛勤(xīn qín)的意思:用于形容勤奋努力工作的状态或态度。
辛苦(xīn kǔ)的意思:指劳累费力、辛辛苦苦的工作
悬鹑(xuán chú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况危险、不稳定,随时可能发生危险的状态。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稚子(zhì zǐ)的意思:稚子指的是幼稚的孩子,也可以用来形容成年人言行幼稚、不成熟。
种麻(zhǒng má)的意思:指一种无本生意,投资少而回报低的行为。
卒岁(zú suì)的意思:年底,年末。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曹文晦的《夜织麻行》,描绘了一幅典型的古代农村生活画面,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沉的社会现实感。
首先,诗中通过“松灯明,茅屋小”两句话,简洁而生动地勾勒出织女所处的环境,松灯的微光在昏暗的茅屋里显得格外温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山妻稚子坐团团”,描绘了家庭成员围坐一起的温馨场景,但“团团”二字也暗示着空间的狭小与生活的简朴。这种场景的描述,既展现了家庭的和谐,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
“长夜缉麻几至晓”一句,将织女的辛勤劳作与时间的流逝紧密相连,夜晚的漫长与劳作的艰辛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织女对生活的坚韧与执着。接下来,“辛勤岂望卒岁衣”,表达了织女对于自己劳动成果的期待与无奈,她并不奢求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贫困的生活状态,这反映出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困境。
“阿翁几番催罢机”中的“阿翁”指的是老翁,这里通过老翁的催促,进一步强调了织女工作的紧迫性和压力。随后,“输官未足私债急”揭示了织女不仅要为官府缴税,还要应对私人债务的压力,生活负担之重可见一斑。最后,“妾身不掩奚足恤”表达了织女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无助,她无法掩盖自己的贫穷,更无从寻求他人的同情或帮助。
“念儿辛苦种麻归,依旧悬鹑曝朝日”这两句,通过儿童的辛劳与生活的艰难,深化了主题,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儿童的辛勤劳动与家庭的贫困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社会不公与贫富差距。
“松灯灭,茅屋闭,麻尽机空得早眠,门外催租吏声厉”四句,以松灯熄灭、茅屋封闭、麻尽机空、催租吏声厉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织女及其家庭在完成一天劳作后的疲惫与无奈,以及面对即将到来的官府催租时的紧张与恐惧。这一系列的描写,不仅展现了织女个人的命运,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结构下农民生活的普遍状况,具有强烈的历史真实感和社会批判性。
综上所述,《夜织麻行》通过细腻的笔触,深刻地描绘了古代农村女性在艰苦生活环境下坚韧不拔的形象,以及她们所面临的种种社会压力和生活困境,展现了作者对底层人民命运的关注与同情,同时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某些深层次问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怀二首·其二
海风东南来,吹尽三日雨。
空阶有馀滴,似与幽人语。
念我平生欢,寂寞守环堵。
壶浆慰作劳,裹饭救寒苦。
今年秋应熟,过从饱鸡黍。
嗟我独何求,万里涉江浦。
居贫岂无食,自不安畎亩。
念此坐达晨,残灯翳复吐。
华山歌
洪垆作高山,元气鼓其橐。
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
灵迹露指爪,杀气见棱角。
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托。
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
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
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
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游上方石窟寺
苔径萦回景渐分,翛然空界静埃氛。
一声疏磬过寒水,半壁危楼隐白云。
雪下石龛僧在定,日西山木鸟成群。
几来吟啸立朱槛,风起天香处处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