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曲》全文
- 鉴赏
这首《夜来曲》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夜晚的静谧景象,以及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
“明镜夜来意”,开篇以“明镜”为喻,暗示夜晚的宁静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夜来意”则点明了时间背景,夜晚的来临不仅带来了寂静,也带来了主人公思绪的起伏。
“含愁髻半髽”,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情绪。半髽的发髻象征着一种未完全整理的状态,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愁绪并未得到彻底的释放或解决,而是如同凌乱的发丝一般,难以梳理清楚。
“多情惟片月”,将情感寄托于“片月”。月亮自古以来便是情感的载体,尤其在夜晚显得更加孤寂明亮。这里以“多情”形容月亮,既是对月亮本身特质的赞美,也是借以表达主人公对某人的深情思念,但这份情感却只能在月光下默默流淌,无法直接传达给对方。
“独照满庭花”,最后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在月光的照耀下,庭院中的花朵似乎都沐浴在温柔的光芒中,但这份美丽却与主人公的孤独形成了鲜明对比。花朵虽美,却无人欣赏,正如主人公的情感,虽然深沉,却难以被理解或回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主人公在夜晚面对内心愁绪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远方某人的深切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为深刻和生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