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鞭遇石犹斜出,花米逢春莫乱开。
此物似贤今合荐,吾家医俗旧曾栽。
这首明代诗人吴宽的《竹》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品质和象征意义。首句“种处能招凤鸟来”,以凤凰比喻竹子的高洁,暗示其吸引贤德之人的特质。次句“月明清影拂书堆”则描绘竹影在月光下婆娑,映照读书人,寓意其清雅与文化的陪伴。
“笋鞭遇石犹斜出,花米逢春莫乱开”两句,通过写竹笋坚韧不屈,即使遇到阻碍也顽强生长,以及竹花不开时的自律,进一步刻画竹子的坚韧和节操。诗人认为,这样的品格应被推崇,因为“此物似贤今合荐”。
最后,“吾家医俗旧曾栽”表达竹子具有净化人心、提升家风的作用,而“若从后圃论高节,梨白桃红孰取材”则以对比的方式,强调竹子在众多花卉中凭借其高尚节操脱颖而出,成为道德修养的典范。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竹子的君子品格,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作者对竹子的深深敬仰和对高尚人格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