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否(ān fǒu)的意思:平安无事,没有受到伤害或危险。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德让(dé ràng)的意思:
《国语·周语下》:“昔 史佚 有言‘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居俭动敬,德让事咨,而能避怨,以为卿佐,其有不兴乎!”本谓为人的品德应谦让。后即指礼让。 汉 扬雄 《法言·先知》:“修之以礼义,则下多德让。”《汉书·循吏传序》:“此廪廪庶几德让君子之遗风矣。” 晋 葛洪 《抱朴子·弭讼》:“刘君愍德让之凌替,疾民争之损化。”
登科(dēng kē)的意思:指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授予功名或官职。
东夷(dōng yí)的意思:指古代中国北方的一个民族,泛指北方的蛮夷。
二毛(èr máo)的意思:指价值低廉、不值钱的东西或人。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年德(nián dé)的意思:指人年轻时积累的德行和品德。
寿骨(shòu gǔ)的意思:指长寿的骨骼,比喻长寿的人。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仙曹(xiān cáo)的意思:指仙人、神仙的聚集之地,也泛指高雅的文人境地。
姓字(xìng zì)的意思:姓氏、名字。
置身(zhì shēn)的意思:置身意味着身处于某种环境或情境中。
直讲(zhí jiǎng)的意思:直接、坦率地讲话或表达意见。
中年(zhōng nián)的意思:指年龄在40岁至60岁之间的人。
登科记(dēng kē jì)的意思:指通过科举考试而录取为官员的记载。也用来形容人才出众、学问高超。
陌上儿(mò shàng ér)的意思:陌上儿是指在陌生的地方遇到的人,也可指陌生人。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年届六十的董圭峰先生寿辰之景。诗人李东阳以“六帙才临未二毛”开篇,巧妙地将董先生的年龄与未白发的状态相结合,既展现了其风华正茂,又暗示了其内敛的智慧与修为。接着,“置身元合在仙曹”一句,不仅赞誉了董先生的品行与地位,更赋予其超凡脱俗之感。
“登科记有曾刊策,直讲恩多旧赐袍”两句,通过董先生的科举成就和曾经受过的恩赐,进一步凸显了他的学识与功名,同时也体现了朝廷对他的重视与赏识。这种对过往辉煌的回顾,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感,也表达了对董先生过去努力的认可与赞美。
“陌上儿童知姓字,馆中年德让耆髦”则描绘了董先生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与尊敬度。孩子们知晓他的姓名,老人愿意向他学习,这不仅体现了他的道德品质深受人们敬仰,也说明了他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最后,“东夷不用询安否,亲见先生寿骨高”两句,以一种轻松而充满敬意的方式,表达了对董先生长寿与健康的祝福。通过“东夷不用询安否”,诗人巧妙地避开了直接表达祝福的话语,转而通过“亲见先生寿骨高”来间接表达对董先生健康长寿的祝愿,既含蓄又深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董圭峰先生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其人格魅力、学术成就和社会影响力的赞颂,展现了一位德高望重、深受尊敬的长者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长寿与健康的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