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留 别 郭 八 唐 /王 昌 龄 长 亭 驻 马 未 能 前 ,井 邑 苍 茫 含 暮 烟 。醉 别 何 须 更 惆 怅 ,回 头 不 语 但 垂 鞭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苍茫(cāng má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无边无际的样子。
长亭(cháng tíng)的意思:指长亭,是古代道路上的休息站,也是旅人告别亲友的地方。成语“长亭”比喻离别的场景或情景。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回头(huí tóu)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改变主意;追悔莫及
井邑(jǐng yì)的意思:井邑指井和邑都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比喻社会的基本组织和生活的必需品。
暮烟(mù yān)的意思:指夕阳下的烟雾,也比喻事物末期或衰落的景象。
驻马(zhù mǎ)的意思:指马匹停驻在某地,形容行军途中临时休息。
- 注释
- 长亭:古代设在路旁的亭子,供行人休息或送别之用。
驻马:使马停下不走,指停马。
未能前:无法继续前行。
井邑:泛指城乡,村落与城镇。
苍茫:空旷无际的样子,这里形容暮色茫茫。
醉别:酒醉时的离别。
何须:何必,哪里需要。
惆怅:伤感,失意。
回头:转过头去。
不语:沉默不说话。
垂鞭:低垂着马鞭,表示心情沉重或默然。
- 翻译
- 在长亭下马暂时不能前行,村落城镇在苍茫暮色中笼罩着炊烟。
喝醉了道别何必更加惆怅,转过头不说话只是低垂着马鞭。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留别郭八》,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深情厚谊。诗中“长亭驻马未能前”一句,设定了一个停留在长亭边上,准备告别的情境。长亭往往是古代旅途中的休息之所,而“驻马”则传达了一种犹豫不决、不忍离去的感情。
接下来的“井邑苍茫含暮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渲染出一种淡远和孤寂的情调。这里的“井邑”指的是古代田野间的居民点,而“苍茫”则形容四周一片荒凉之色,加上“含暮烟”,更增添了诗中景物的柔和与静谧。
第三句“醉别何须更惆怅”,表达了诗人在酒精的作用下,似乎也没有完全忘却离愁。这里的“醉”不仅是饮酒至酩酊大醉,更有助长情绪、消愁绪之意。然而即便如此,也还是难以掩饰心中的忧伤。
末句“回头不语但垂鞭”,则是诗人在离别之际,表现出一种沉默的哀愁和深情。这里的“回头”动作本身就充满了留恋,而“不语”则表明诗人的感情已超越语言的表达,直接以行动来传递。而“但垂鞭”,鞭子在手中无意识地摆动,则是内心复杂情感的外在体现,透露出一种无法言说的依恋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与人物心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切的情感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意,是一首优美的送别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